曹氏就是擔心,陸昊夫婦都不在家,吳夫人故意怠慢陸珊,屆時顧蘿回來,她不好交代。
妯娌五個裡頭,大嫂是嫡公主,身份實在太高,雖然燕國公主平時從來不端架子,可曹氏卻不敢像顧蘿那樣真把她當自家大嫂看待。下面三個弟妹,出身也是個個不凡,四弟妹喬氏嫁妝豐厚,凡事都是拿銀子砸人,曹氏和她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五弟妹王氏是太子的姑舅表妹,又最得吳夫人看重,平時看人都是鼻孔朝天,曹氏和她打交道也不多;只有三弟妹顧蘿,雖然出身也高,手頭也很寬泛,可為人卻很親和,曹氏和她相處感覺很輕松,兩人平時比較說得來。
正因為和顧蘿關繫好,曹氏才覺得陸珊的滿月酒為難,她在家根本沒有發言權。
鄔嬤嬤一眼就看穿了曹氏的心思,忙道:“二奶奶也別為了這件事太掛心,我們奶奶出門之前說了,三爺病著,小三姑娘滿月簡單辦一辦,家裡人坐在一起吃頓飯就好。”
把陸珊託付給曹氏,顧蘿只求她用心,把女兒的生活起居照顧妥當,其他的並不在乎。
聽到鄔嬤嬤說的話,曹氏微微鬆了口氣,顧蘿有交代就好,她就怕和她起了罅隙。
鄔嬤嬤則是無聲地嘆了口氣,曹氏的性子軟成這樣,難怪二爺房裡的姨娘也敢當面懟她。好在陸顯出門了,二房的姨娘們爭寵也沒地兒可去,最近這段時間應該都會比較安分。
“娘,我們去跟太太和老祖宗請安,三妹妹也要去嗎?”陸玲換好衣服,又編好辮子,歡天喜地跑過來。小姑娘以前沒有弟妹,今日難得有一個,很有幾分抱出去炫耀的心思。
陸家規矩重,當媳婦的每天要帶著兒女去給婆婆、太婆婆請安,這是雷打不動的。不滿周歲的嬰兒不在此例,偶爾抱過去幾次就好,不用天天去,免得吹了風,要是病了可就麻煩了。
因而曹氏想了想,搖頭道:“珊兒小,留在屋裡睡覺,就不跟我們去了。”
陸玲聞言面露失望之色,可也沒說什麼,只是跑到陸珊面前朝她笑了笑。
倒是鄔嬤嬤提了句:“自從過了洗三,我們小三姑娘還沒給老太太、太太請過安。”老太太暫且不說,她老人家年紀大了,平時都不出寧壽堂的院子,只有晚輩們過去看她的。
吳夫人不同,她年富力強的,侯府的中饋主持地妥妥當當,孫女生下來到滿月就沒看過一次。說給陸珊辦滿月酒,還是把人抱到她面前刷刷存在感比較好,不然她保準想不起來。
曹氏早有此意,抱著陸珊過去,凡事都好起頭,她就是不好主動提出來。
三月初的天微有涼意,好在從冬荷院到安福堂的路基本都有遊廊相連,只要把陸珊包嚴實,倒也不怕什麼。見曹氏點了頭,鄔嬤嬤立刻叫馮媽媽給陸珊的襁褓外面裹了層火狐皮的披風。
陸玲聽說陸珊又能跟她們去了,高興地跑過來摸摸她:“三妹妹,我們去找二妹妹玩。”
陸珊對素未謀面的二堂姐興趣一般,但是能出門本身,就夠讓她興奮的。穿越一個月了,她天天待在秋棠院的正房,昨兒算是第一次出門,搬到了冬荷院,今天能再出去,沒什麼不好的。
安遠侯府後宅的建築修建得比較緊湊,老太太的寧壽堂、吳夫人的安福堂和五房人的院子基本都挨在一起——世子陸昌和燕國公主住在公主府,可他們的院子也是預備了的——女眷們只在後宅走動的話,除了老太太腿腳不便,其他人除非是身體不適,通常是不坐車坐轎的,步行就過去了。
曹氏自己帶著兩個丫鬟,陸玲和陸珊都是乳母抱著,另外跟著兩個嬤嬤,一行共有十餘人。
距離安福堂最近的院子是長房的牡丹院和五房的春杏院,不過燕國公主平時不過來——她若是來了,就是吳夫人給她請安了——五奶奶王氏往往就是最先到的,今日也不例外。
曹氏先給吳夫人道了萬福,然後陸玲自己上前,給吳夫人請了安,向王氏問了好。
王氏身後的嬤嬤抱著個小男孩,長得白淨秀氣,看年齡似乎比陸琮還要小些,他看到陸玲乖巧地叫道:“大姐姐好。”
陸玲也朝著他笑了:“四弟弟好。”陸珊便知道,那是她的四堂兄陸理了。
之後便輪到陸珊了,她年齡小,裹在襁褓裡動彈不得,只管由馮媽媽抱著她上前,口中說道:“珊姐兒給太太請安,給五奶奶問好。”說完分別行了個蹲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