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秀聞言蹙眉:“你姓燕。”
花稻抿嘴不語。他出生那年,正是稻花飄香的季節,那時候,距離燕秀離開已經大半年。蘭忘以為燕秀不會回來,便給孩子冠以自己未從藝前的姓氏,花,又見稻花開得漂亮,就胡取了花稻這個名字。
花稻雖認了父親,可他覺得燕秀對他不好,便執意隨了母親的姓。
白衣人不在意他們的爭執,或是完全沒把他們的爭執放在眼裡,只點點頭漠然道:“你可願當我的徒弟?我看你有極好的天賦,你意下如何?”
他沒答應,燕秀便替他應下。那白衣人便是白葉。
他跟著白葉上山修行數載,再回宮時候,眾人對他的態度大為不同。可他卻知道,這些人都不是真心待他好,真正待他好的人,只有小猗一個。
一別數年,他再見小猗時候,發現她已經是個出落的亭亭玉立,端正秀氣的姑娘了。
她正跟著諸位宮女一起採花,花稻一眼便相中了她,因為,她正唱著歌,唱著母親生前最愛的歌。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落落大方的模樣,像極了他母親。他忽然間就抑制不住地心顫起來,變得比山上更加想念她。
一切都發生的那般自然而然,他們二人彼此相慕。花稻為了小猗甚至拒絕了燕秀的賜婚。
之後,燕國與別國交戰,花稻隨著燕秀出徵。
燕國節節敗退。有一江湖術士,便向燕秀獻祭,說可以替花稻鑄造一把仙劍,可破敵軍千軍萬馬。
燕秀信以為真,那術士便開始一步步鑄劍。仙劍用靈芝仙草,奇珍異寶澆鑄而成,耗費千萬金銀,到了最後時分,那術士卻說,還需要一件寶物。
“什麼寶物?”燕秀問他。
“持劍之人的心愛之人,或是血親之人。”術士一字一句道,“二者需要其一,以身殉劍,方成仙劍。”
花稻冷眼看著術士,很是不屑道:“仙劍需要人身相鑄麼?用人血鑄造的劍,怕只會是魔劍吧!”
燕秀卻不信花稻反駁的話,鑄造此劍耗費了大半個國庫,成敗在此一舉,他早已不將人命當一回事,便派人把小猗抓來,要她殉劍。
花稻與燕秀僵持不下,而後請纓,說半年之內,必然擊退敵軍,無需術士的仙劍。
“你若是擊不退如何?”燕秀問道。
“我便以身殉劍。”花稻說完,便帶著幾萬大軍出發。
半年之後,帶給小猗的不是花稻凱旋的訊息,而是花稻兵敗。小猗知曉花稻為她立下的軍令狀,便找皇帝求情,說無論如何,花稻是他兒子,請繞他一命,她願意以身殉劍,鑄成仙劍。求燕秀再給花稻一個機會。
花稻歸國之日,興沖沖去見小猗時候,卻見她縱身一躍,跳進鑄劍火池裡,灰飛煙滅了。
花稻不解,為何他勝利歸來,小猗還是以身殉劍了。便去逼問燕秀,原來,這一切都是皇後侄女的詭計。那皇後侄女本該是許給花稻的女子,可她被當眾拒婚,沒了名聲,嫁不出去,便對花稻心存怨憤,聯合了她表哥姑母,一同設計樂小猗。
花稻悲憤不已,持劍斬殺了罪魁禍首,而後拿著那附有小猗一抹幽魂的長劍,上萬宗山求白葉救她。白葉本是不肯,奈何花稻以死相逼,白葉才甩給花稻一本書。
那書上講了一道輪回咒術,只要以生人的魂魄與被救人的一絲亡魂繫結在一起,以魂魄養她,那抹靈魂便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