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界聖子> 第七十六章 軒轅黃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軒轅黃帝 (2 / 2)

黃帝生來聰慧,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在中年時期他就已達到踏虛大成。

但是,面對蚩尤,他仍然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乘龍”現世,黃帝憑藉此劍戰勝了蚩尤。

九幽上古神話中,黃帝與蚩尤第七十二次大戰,黃帝持軒轅劍佔盡上風,他乘勝揮軍,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與蚩尤會戰在涿鹿郊野,最終蚩尤戰死。

但黃帝也不敢確定自己殺死蚩尤。乘龍軒轅劍)刺入蚩尤體內,蚩尤得到了一絲明悟。乘龍是智慧與勇氣的象徵,蚩尤在身死之時頓悟,他一生習慣於用武力解決問題,臨死之際,乘龍讓他看到了另一番的境界,他的魔功終於得到完善,肉身化作一道光華又消失在這片天地中。

眾人都以為蚩尤身死,人族其它小部落的那些酋長們,戰戰兢兢的擁護姬軒轅為“天子”,尊稱他為“黃帝”。天子的意義是天老爺的愛子,當然至高至上。“帝”的原始意又跟“皇”“氏”的原始意義一樣,同是神祗,不過神性是減少了些。

黃帝下令各部落間的爭執,不準效法蚩尤那樣用武力解決,改為向他控訴,由他以天子的身份為大家判斷是非。這是黃帝的治國之道,他也將道家思想傳給了後人。

【相傳,黃帝晚年之際,發明瞭鼎。當第一個鼎被鑄造出來時,天上突然飛下來一條龍,那條龍有著威武的眼睛和長長的、閃著銀光的龍須,整個龍身透著金光,降臨時好像帶來萬匹的金鍛,籠罩了整個天空。

黃帝和大臣都很吃驚,那隻龍慢慢靠近黃帝,眼神變得十分溫和,忽然開口對黃帝說:“天帝非常高興看到你促使九幽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來帶你昇天去覲見天帝。”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就跨上龍背,並且對群臣說:“天帝要召見我了,你們多保重,再會了。”“請讓我們追隨您去吧!“大臣們說完,就一湧而上,希望爬上龍背,隨黃帝一起走。可是那隻龍卻扭動身軀,把那些人都摔了下來。

金龍載著黃帝快速飛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雲霧中了。群臣沒有辦法,只好眼睜睜的看著黃帝昇天而去。一位大臣看著天空,若有所思地說著:“並不是每個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黃帝那樣偉大的人,才有資格呢!”後來的人為了紀念這位帝王,就把黃帝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並以“龍去鼎湖”的典故謂帝王去世。】

事實上,黃帝在晚年之際的確感受到了天界的召喚,不過那並非是所謂的“天帝”的召喚。

黃帝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盡頭,他想將畢身所學留給後人。

他在乘龍劍的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另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另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當他做完這一切,一道龍影又再次出現,那龍影告訴了黃帝飛升之法,讓他飛昇天界仙界和魔界的總稱)後尋找神農之女。

神農為姜姓。當初女娃化作精衛後又飛昇天界,她也給自己起了名字叫做“姜清”。

龍影正是讓黃帝前往天界尋找姜清,說是事關人族命運。黃帝連忙向族人交代完後事,又按照龍影所說的飛升之法突破了踏虛境。

眾人見黃帝伴隨一道龍影消失在天地中,於是就傳出了黃帝乘龍昇天的故事。而“乘龍”劍留在了凡間,被後人稱作“軒轅劍”。

黃帝飛昇天界之後,地球上沒人知道他在天界經歷了些什麼。而幾千年之後,他又將自己與姜清的孩子送回了九幽大陸……

這幾千年裡,還有另一個人也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他就是伏羲。伏羲一直想要探索出修煉地魂之法,女媧石中還有女媧一絲殘存的地魂,他妄想以魔功再次喚醒女媧。

黃帝飛升之時伏羲同樣“聽”見一道聲音,這聲音明明是女聲,但他卻覺得像是盤古聲音。

他的腦海裡響起一句話:戰爭沒有結束,災難還會到來,守在原界,等待聖子降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