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娥想著閨女之前的提醒,出來打圓場說:“這事也不怪老二媳婦,是咱們蘭花兒自小就沒做過什麼活計,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傷了。老二媳婦看她受傷了,可不是著急上火嘛,這亂說了幾句,也不是成心的。”
喬建軍夫婦還是很敬重李翠娥的。她這麼一說,他們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一家子吃過飯,回屋歇了會兒,就又去上工了。
喬秀蘭是別想出門了,李翠娥心疼壞了她,恨不能把她拴在褲腰帶上。
這年頭在家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喬秀蘭就開始在家找了侄子們的小衣服小褲子,改給小石頭穿。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喝了兩天善水的緣故,還是小石頭發現喬家人對他的好,他現在沒那麼只知道瘋玩了,每天就在喬家附近玩玩,李翠娥在門口喊一聲,他聽到了就知道回來。
李翠娥到底心軟,雖說剛開始還不願意讓小石頭待在自己家,現在卻是一會兒不見,就要去門口喊上兩聲,確保他沒亂跑。至於小石頭的傷勢啊,衛生問題啊,那更是不用喬秀蘭操心了,李翠娥一手包辦了。
用她的話說,就是‘你幾個哥哥小時候調皮起來可不輸給小石頭什麼,媽都能把他們拉拔大,這麼個小孩兒讓我帶著,你就放心吧’。
喬秀蘭沒有什麼不放心的,看著自家親娘那略帶驕傲的語氣,反而覺得安心。
到了傍晚,她二哥喬建國從縣城裡回來了。
喬秀蘭還想著自己做的桂花糕的事情,一聽到他回來了,趕緊就出了屋子。
堂屋裡,喬建國正拿著茶缸子咕咚咚灌著水。
李翠娥在旁邊說他:“你這小子,幹點活兒隔三差五就要請病假。也就你大哥是生産隊長,才這麼慣得你。你再這樣下去,別人會說你大哥公私不分的!”
喬建國喝完水一抹嘴,笑著說:“媽,我身體打小就不好,你也是知道的。這上工固然重要,還能比兒子的健康更重要?”
他這話倒是不假。六幾年最困難的那段時間,家家戶戶都吃不飽飯,野地裡能吃的野菜樹皮都快讓人啃完了。
從前李老爹還在的時候,那是勒緊了褲腰帶,把口糧都省給了媳婦和孩子。喬建國看著油滑,其實性格卻跟李老爹最相近。鬧饑荒那幾年回回家裡好不容得些吃的,喬建國都說在外頭吃飽了,家裡人不相信,他就露出鼓鼓的肚皮。
他性子跳脫,常往城裡跑,交友也是三教九流,家裡人還真都相信了。
可後來李翠娥才知道,農村的日子不好過,城裡人那也沒有餘糧。喬建國哪裡就能在外面吃上飯呢,他就是在外頭刨觀音土吃,只為了讓家裡人活命。
後來年景好了,一家子都沒落下什麼病根。只有他,年富力強的年紀,身子卻還不如小時候。
因為這個,喬建軍這個眼裡絕不揉沙子的大隊長,才對他的‘病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翠娥想到這個,眼眶先紅了,也不好再說他。只問他有沒有在城裡吃飯。又怕他捨不得花錢,回來了也不說真話,自去灶頭上把饃饃熱了。
喬秀蘭挪進堂屋的時候,她二哥已經她媽說完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