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亞當斯這個舉動,亞爾曼身後的幾個護衛,同樣也用著警惕的眼神打量著亞當斯,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
要是杜克見到這種場面,估計他會驚掉下巴,一個領主的官員居然敢這麼囂張,這簡直比得當初在風暴堡跟姬娜公主打嘴炮了。不過自己好歹也是私下裡面跟公主鬥嘴,明面還是恭恭敬敬的,這馬賽城簡直跟造反差不多了。
不過馬賽領主屬於布特公國的封臣,雖然中世界皇家理念,也有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不過在實際操作之中,一些大領主並不認為自己的封臣,屬於皇帝的臣屬,而且現實之中皇帝命令也很少直接下達給封臣的封臣。
這說起來有點繞口,其實說穿了就是中央皇權,對於地方封臣的掌控力不足,這也是采邑制度最大的弊端。不過這個世界皇權掌控力比中世紀早期還是要強點,基本達到了晚期拿破侖這種水準,一般情況下各地封臣都不敢如此囂張。
真要惹怒了皇家,直接召集軍隊討逆來維護自己的權威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經歷過跟米蘭帝國一戰之後,很多領主都看到了法蘭帝國強大外表之下的虛弱,可以說極大的挫傷了法蘭皇帝的權威性。
當然,實際也是如此,安道爾親王國的作壁觀,帝國姬娜公主的慘敗、唯一一個愛德華親王也是苦苦支撐。要不是帝神奧託公爵依然忠心耿耿,教廷也不想大陸出現大的格局變化,估計這一戰之後法蘭皇帝就“涼了”。
就好比唐末各地節度使紛紛自立一樣,如今的法蘭帝國也逐漸出現這種局面。雖然沒有到自立這麼嚴重,不過對於皇室的尊重,也明顯的出現了降低。更別說姬娜此刻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公主,自然馬賽城的官員開始蹬鼻子臉了。
面對皇家騎士的憤怒,後勤官亞爾曼的態度稍微好了一點,略微彎腰表示臣服的看著姬娜說道:“公主殿下,我是來轉達布蘭伯爵的口信,從今天開始,帝營地的補給將減半。”
“馬賽城供給帝的命令,是皇帝陛下親自下達了,布蘭伯爵減半是打算抗命嗎?”
姬娜公主義正言辭的看著亞爾曼,要知道現在這一群潰兵還能約束在軍營裡面吃喝玩樂,就是因為補給沒有問題。一旦補給出現問題,有很大可能出現騷論,甚至是兵亂這種可怕的事情發生。當初在安道爾城外那種潰兵猛如虎的局面,姬娜可不想再見到第二次了。
“皇帝陛下確實下達過命令,卻沒有說過要供給數千人之多吧?公主殿下,我們馬賽城只是一座小城,供給這麼久已經承受不起了,所以還望見諒。”
其實亞爾曼這一番話倒也不全是推辭,當初姬娜公主率領第十一軍團的潰兵,也只有一兩千的樣子。結果沒有想到,這一路撤退之前跑的散兵,都開始慢慢收攏聚集了,人數甚至達到了三千之眾。
還有率領的五千邊防騎士團,雖然大部分潰散之後都回到了自己的領地。但是依然還有一千人找到了姬娜公主,因為這個時代徵召騎士,一般都是許諾了戰後錢財、封地等等好處。而騎士們奮勇血戰,也是為了讓自己采邑的封地擴大,最終向一步擁有爵位。
不過戰爭終有輸贏,理論戰敗了就什麼都沒有,也是大陸通用的規則。但是因為當初帝力緊張,姬娜公主所率領的這一批邊防騎士團良莠混雜,很多騎士都不算真正的騎士,一些混混盲流隨便找了一批騾子挽馬什麼的,也混了進來湊數。
所以這群人在幾個真正的卑劣騎士帶領之下,幹脆就賴了姬娜公主混吃混喝。如果單單是人都還好說,千匹馬的供給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馬賽城確實在供給面有點壓力,不過要說承受不起,過多的是一種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