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東皇門> 第十章 鳳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鳳堤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青望收到華霄的來信時,正在趕往鳳城的路上。信上說,墨王的部下正在鳳城附近活動。鳳城的河堤自洪水來襲、從中間破開一個大口子之後,當地人一直在加緊修補重築,但至今還沒有修築完成。華霄懷疑是墨王的人暗中使壞,讓青望留意。

青望此次去鳳城,也是為了河堤久築不成之事。青望來到南方的這十幾日,洪水沒有絲毫消退的跡象,來了又去,周而複始,好像它自古以來都是這般洶湧澎湃。

天空很少放晴,即使偶爾能看到火紅的太陽掛在頭頂,下一刻暴雨依然不期而至,那曇花一現的溫暖日光像是絕境中的幻象一樣。

唯一令青望感到欣慰的是,石庸對他已經不再有敵意,願意先將那些聳人聽聞的傳言拋之腦後,全身心地投入與水患的鬥爭當中,並且對青望下達的指令也十分配合。兩人經常一起討論抵禦水患、救助災民的辦法,有時還會持續到深夜。或許是因為他整日奔波的辛勞,又或是他誠懇真摯的態度讓石庸暫時放下了。

不管是連日來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還是與石庸一次又一次的交談,都讓青望清楚地認識到,這次水患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嚴重。鳳城的河堤一事,青望早就知曉,但苦於無法抽身,現在才有時間來一探究竟。

不過,在華霄來信前,青望並沒有將此與墨王聯絡上一星半點。只是華霄既然有此一說,那麼他也不能掉以輕心。

青望早就知道墨王來了南邊,這也是華霄告訴他的。那時他和華霄還拼命在王都搜尋墨王的下落,突然有一天,華霄說墨王已經離開了王都,往南去了。而華霄是如何得知的,他不知道,也沒有詢問,但他心中隱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每個國君在位時,身邊都有一群神秘人,稱之為暗衛。青望小時候曾見過,有人深夜去他父王的寢宮,停留了許久才離開。那也只有那一次,後來他們都好像完全從世間消失了一樣。華霄登上王位之後,這些暗衛又重新出現,為他效命。

墨王的行跡也是暗衛查到,然後告訴華霄的。雖然這只是青望的猜測,但是華霄每次談論起墨王的訊息和相關的部署時,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這已經是華霄能給他最大的信任了。

如果墨王或者墨王的人如今正在鳳城,那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真的只是為了破壞那原本就千瘡百孔的河堤嗎?若他們在河堤上做了手腳,這麼久都沒人發現嗎?或者他們安插了人進去,擾亂了視線?青望想不出結果,但他有預感,他很快就能見到那日在載天山山腳匆匆一面的墨王了。

洪水肆虐下的鳳城早已沒有往日的平靜。青望來的這一日情況還算好,抬頭一片萬裡無雲,看不出雨水的蹤影。但是湛藍之下,卻是滿目瘡痍。

鳳城地勢南高北低,最北邊有一條大河奔騰而過,沿河的河堤就建在大河南面,鎮子邊緣。然而,由於河堤的破損,鎮子北面地勢較低處,已經被灌進來的大水完全淹沒。不少房屋已經被急流沖垮,只露出破敗的房頂。水面上漂浮著殘缺的木頭與土渣,到處散落的桌子椅子,以及顏色各異的布匹,竟也無人撿起。

在這狼藉一片的水面中央,有一條搭建得歪歪扭扭的浮木橋通向河堤缺口處。浮木橋上幾個大漢正光著膀子,背上揹著半人高的大袋子,正朝著河堤的方向走去。浮橋和河堤相連的地方,用木樁、木板搭起了一個簡易的平臺。有十幾個大漢正站在上面,忙得汗流浹背。有人正在奮力地沿著河堤的缺口往上爬,有人正捧著土塊沙袋,遞給河堤上的人。

河堤約有三丈來高,由土石修築而成,恢弘大氣。然而如今在洪水的猛烈沖撞下,土石碎裂,從中間破開一個大口子,像一頭兇惡的野獸張開了大嘴。洪水從缺口處灌了進來,將鳳城北邊徹底淹沒。若不是河面近幾日又降了一些,降到缺口以下,地勢較高的南面也難以倖免。

天色慢慢轉暗,河堤上燃起一排排火把。最後,火把的影子倒映在河水裡,卻還是看不清奔騰的波浪時,在河堤工作的大漢們才開始收拾工具,一個接一個地離開。

今日他們用砂石黏土將缺口底部往上填了幾尺,只是河堤外側,水流依舊湍急。河面還隱約有上漲的趨勢,也不知今日填補的這幾尺能撐多久。

大漢們陸陸續續地走過浮木橋,正要往高處走去,卻看到浮木橋盡頭站著一個穿著深棕色錦衣的男子,身後跟著幾個面色嚴肅護衛著裝的人,像是特地在這裡等他們一樣。

男子的衣服上沒有什麼花紋,但一看就知道質地不菲。身上也沒有其他任何的裝飾物,顯得幹淨利落,但眉宇之間依然可以看出一絲貴氣。

大漢們還在紛紛議論此人的身份,男子身後的護衛中,有一人已經上前一步說道:“這位是青王殿下,想請各位一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