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大的宣紙上寫道:白餅子瀉下,同時以消積丸磨之。
方子雖然是開好了,但是到底有沒有效果還得等上一段時日才能判定。
孩子和方子都被太醫署收走了,我們的第二關考試也暫時告一段落。
我剛剛走出考場,後面有一個人一邊叫著“姑娘留步”,一邊向我這邊跑過來。
我回過頭一看,是剛才給我監考的那個醫童。
“公子有什麼事?”我停下來問他。
來人行了一個大禮,用他那奇怪的語調說,“小生田中四麻侶,從倭國遠道而來,到大唐來學習貴國的醫術。“
“田中四麻侶?倭國?“我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嗯?這不就是小日本他們的祖先嗎?怪不得說我們大唐話一股日本味兒呢。還四麻侶呢,我看叫四麻袋還差不多,剛好嘛,田中收的糧食裝了四麻袋,非常好記。
“是,小生四麻侶見過姑娘。“這個四麻袋是個典型的沒啥眼力勁兒的人,絲毫也看不出來我的情緒變化。
“哦,那個四麻袋,“我大大方方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啥事兒啊?“
四麻袋一陣語塞,“……“,然後鼓起勇氣糾正道,”非也,非也,並非四麻袋,小生田中四麻侶。“
“知道,知道,不就是田中四麻袋嗎?我記住了,“我揣著明白裝糊塗,”說吧,四麻袋,找本姑娘到底有什麼事兒?“
“這……“四麻袋憋了半天後,終於開口說,”剛才那患兒身體羸弱,姑娘不用大補元氣的補藥,反而要用瀉下藥,不是適得其反嗎?“
“四麻袋呀,“我故作高深地說,”我們中醫博大精深,可不是你們那些死心眼的倭人所能領悟的。那孩子不吃不喝,必然是體內有積滯,只有洩掉患兒才能好轉。“
“這……“四麻袋遲疑著,顯然是有些不信。
我也不理他,直接把他扔在那兒,兀自走了。
雖然在四麻袋面前表現地自信滿滿,可是我心裡還是挺突突的。怎麼說,那也是一條幼小的小生命啊,別的醫生都沒瞧好,我行嗎?
趕回客棧以後,我趕緊跟師父彙報了一下情況,說了我的分析。
師父沉吟了半晌都沒說話。我心裡更不安了,難道我弄錯了?“師父,您快說嘛,要是我的方子開錯了,我得趕緊去改,哪怕是這個使喚醫女咱不當了,也不能害那個孩子的性命啊。“
“二丫,“師父看著我,我這才發現師父的眼睛裡亮晶晶的,好像蓄滿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