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轉著頭,掃了掃四面的洞壁,不置可否。
我繼續發表我的看法:“保管者隱居數千年,文字肯定自成一家,不受任何外來文化的影響。”
夢雄灌下一口水,道:“那你說,我們之前在亞馬遜叢林裡,也見過類似的文字,該怎麼解釋?保管者去過那裡?”
我一拍腦門,洩氣道:“我怎麼把這一點給忘了。”
藍道:“這洞很深,明天我們有必要進去看看。”
聊起下午見到的那五個死人,眾人都覺得可疑,不過連藍也不清楚,這段時間是不是還有人在尋找保管者。
“或者說,也許有人一直在找他們,從沒停止過。”
“呵呵,保管者還真是香餑餑。”我不由感慨。
夢雄玩笑道:“上個世紀就有人在找,保管者的確是唐僧肉。”
今天真是長見識了,線狀閃電、枝狀閃電、串珠狀閃電、球狀閃電,全看齊了,這吃人谷簡直就是閃電博物館。
球狀閃電最罕見,哪個不怕死的科學家,可以到這裡來做研究。
飯後,趁著篝火我燒了些熱水,在山裡走了幾天,大家的腳多少都磨出了水泡。
挑了水泡又燙了腳,渾身暖烘烘的,正是睡意濃的時候,眾人早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飯後,眾人收拾一番,開始往洞中深處走。
昨晚沒仔細看,今天一直往裡走我才發現,地面雖然不像柏油路那麼平,但也明顯被人處理過。
表面沒有鋒利的稜角,有些位置甚至磨的相當光滑,如果不是落滿塵土,我會以為這裡一直有人走動。
許多跡象都表明,這處山洞很可能是我們要找的隱居地入口。
拐了兩個大彎後,山洞開始一路往下。
最初一段坡度較小,後面很長一段,幾乎是六十度的斜坡,我們只能用一根繩子聯系所有人,以免有人失足摔下去。
這過程中,火把的火苗一直很旺,不存在缺氧的問題。
走過大角度的斜坡後,前方終於恢複水平,大概往裡又走了百來米,周圍空間豁然變大。
洞壁向左右各擴充套件了十幾米深,兩邊無論是形狀,還是大小,幾乎完全對稱,明顯是人工挖出的洞室。
我走進左邊洞室,火光中出現一些鏽蝕嚴重的金屬塊,規則的擺在地上。
從擺放的輪廓來看,這些金屬塊應該是某物體的組成部分,這物體已經腐朽成灰塵,只剩金屬部件還留在原位置。
“好像什麼機器的軸承。”夢雄在右邊洞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