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秦官聽罷蒙恬所說皆是連連頷首,唯獨王陵表現淡定,胡亥於人群中便察覺到其與眾不同,便擺手示意其出列答話。
“王愛卿,眾臣皆是搖首不知如何?偏偏先生頗為自信,汝有何言語,且細言之,朕必重賞。”胡亥很是和氣地問道。
王陵這才頷首,躬身行禮道:“啟稟陛下,臣未在沛縣隱居之前,曾於臨江為盜賊,熟知三郡地形,從巴蜀出兵固然不妥,然去郢都卻可以。”
“微臣不才,願前往巴蜀,為先鋒官,攻下江陵等地!如此楚國郢都也不保!”
雖然現在的郢都不是楚國的首都,但攻下郢都便可對劉邦實行半包圍的局勢,如此以來,他必退兵會稽,前提是秦兵能夠偷襲到共敖,否則事情皆是無稽之談。
“甚好,王愛卿大才,只是共敖佔據臨江近兩年,且衡山與九江部分亦是歸屬共敖,其地方千裡之廣,難以攻下啊。
王陵聞言,似乎並不是很擔心,反而淡然道:“陛下有所不知,前些時日,楚帝分封三王,分別是霸王項羽,漢王劉邦,長沙王吳苪。”
“霸王自佔彭城,不予封地,自置百官,漢王依照含義,當為漢中,然漢中唯秦所屬。因而劉邦駐兵衡山郡,也就是吳苪的封地,至於吳苪,有名無實。”
“某與劉邦同鄉,素知其為人瀟灑不羈,非常人也,必有大智,只是無地也,今陛下可寫信通知漢王劉邦,示意其攻打九江,秦軍攻打臨江,所得屬地,皆歸己有,那劉邦必會欣然應允。”
“待時劉邦得地九江,當為九江王也,九江地域千裡,臨近江河,劉邦豈會輕易讓人,且讓他盤踞於九江,日後滅楚之後,九江不戰而降也。”
現如今衡山、臨江、九江猶如三角形,衡山郡僅有五分之一的面積,而九江郡和臨江郡約莫是三倍衡山郡的地方,劉邦見共敖被秦軍攻打,肯定不會坐以待斃,順手得點土地,今秦就是要滿足劉邦的這個想法而已。
胡亥聽罷,不覺大驚,王陵真不愧是劉邦的同鄉,當真是無所不知,著實厲害,遂認真道:“王愛卿乃高才也,從今天起,統領巴蜀漢中所有事務,直到臨江郡拿下!”
下方的王陵聞言心中大喜,立馬行禮道:“臣願效犬馬之勞!”
安排好諸事,胡亥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欲要擺手示意退朝,沒想到宦官還未開口,扶蘇直接從首位上站了出來。
胡亥有些萎靡,低聲問道:“兄長,諸事既定,難道還有什麼沒有安排到的嗎?”
扶蘇臉色神秘,當即將奏摺遞給了旁邊的宦官,“還請陛下親自閱讀。”
宦官不敢馬虎,緩緩呈到胡亥面前,隨即攤開在案牘之上,其言曰:“臣扶蘇奏,天下大事,紛亂不止,乃失陰陽,古人有言,萬物相生相剋,陰陽調和方能長久,鹹陽自先帝以來無國母,致使得陰陽失和,國亂歲兇,群賊並起,割地為王!”
“今臣不敬,望陛下早立妃子,重整後宮,正所謂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