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正式上崗的孫駢開始了她在紐約領事館的工作。
作為負責全美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的總領館, 紐約領事館的日常事物非常繁忙,雖然是新人,但單位卻需要他們快速適應崗位。
幸虧孫駢和喬見都是久經考驗的老手,所以只是一個上午的熟悉後,他們很快就能夠熟練掌握自己所在崗位的工作流程,能夠為前來領事館辦理業務的人員們提供服務了。
忙碌了大半天之後, 終於了有了一點點的空閒時間, 孫駢抱著手裡的咖啡杯, 默默的喝了一口,品了品滋味之後還是覺得喝不慣, 看來明天得帶著保溫杯過來,泡點茶喝。
此時已經是快臨近下班時間,領事館內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已經少了很多,鄧立青趁著這個機會, 從後樓的秘書處溜出來, 到前面的辦事大廳來看一看喬見他們。
“怎麼樣?第一天上崗還適應嗎?”瞅準了沒人的時候, 鄧立青連忙走過來向著喬見和孫駢問道。
“挺好的, 都是做習慣的活, 學一下很快就能上手。”捧著咖啡杯的孫駢回道。
“非常好, 讓我想起了當初在聯合國總部實習時,組長訓練我們連續處理檔案的時候了。”倚在靠背上休息的喬見聞言回道。
鄧立青聞言哈哈笑了幾聲回道:“沒辦法,新人要從基礎崗位做起,這是咱們總領館的規矩。不過你們放心,用不了多久就會把你們調回到秘書處或者是別的工作崗位上, 這裡畢竟只是基礎崗位,有些工作可以交給僱員們完成。”
按照規定各國大使館或者領事館,都是可以在駐紮所在地僱傭本地人為館內工作。
一些不涉及安全性的基礎工作,或者輔助性的工作大使館這邊也願意交給當地人來做,這樣即可以減少國內外交官們的外派,又可以穩定大使館與入駐國家的關係,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因為有人過來辦手續,所以孫駢他們就聊了一小會,聊著聊著孫駢突然想起來,昨天與侯建軍通話的時候,他好像說聚會的時候希望能多找來一些人。
如此想著的孫駢看了看喬見和鄧立青,覺得這二位都非常合適,於是就試探性的問道:“這週末在波士頓有一場聚會,都是咱們國內過來的年輕人,你們倆有沒有興趣去參加?”
喜歡熱鬧的喬見聞言立即答應,他就是這種性格。
倒是在這邊待的時間比較長的鄧立青猶豫了一下,又向著孫駢詢問了一下聚會具體的時間和內容。
孫駢聞言回道:“同鄉聚會,aa制,聚會地點是一家酒吧,下午包場,價格已經商量好了。”
鄧立青聞言覺得合適,這才笑著應下。
於是三個人就著週日如何去波士頓的這個話題又進行的一番探討,最後的結論是,還是開車最適合,反正從紐約開車到波士頓也不過是二、三個小時的車程而已。
就在他們幾位小聲商量的時候,有人拿著資料袋向著他們這邊走來。
孫駢聽見腳步聲,面帶微笑的轉過頭去,剛想問上一句,就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張蕾,咋會是你?”突然間見到老同學的孫駢,太過吃驚的以至於連家鄉話都冒出來了。
同樣沒想到會在這邊見到熟人的張蕾聽到鄉音倍感親切,笑了笑回道:“我在紐約讀書呀。”
“啊,看我這記性,明明回國的時候聽李建華提起過的,接過一轉頭就全都忘記了。”孫駢說著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然後又看了張蕾那邊好幾眼。
與出國之前的小院相聚時比起來,現在的張蕾給孫駢的感覺是人成熟了,也變的更安靜了,唯一沒變的就是嫋嫋婷婷我見猶憐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