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是從滯留在軌道上的那部分航天器拍攝併傳送的,長度只有短短的一分五十秒。
只見在那影片中,一座半圓形的登陸艙從黃金之心號的飛船上分離,拖拽著點點火焰的光芒,向著火星稀薄的大氣層墜落,最終化作一個點,消失在火星大氣層的邊緣……
正如陸舟所猜測的那樣,在登火成功之後的第一時間,NASA便在官網上公佈了相關的訊息,並且將黃金之心號拍攝到的影片剪輯之後發到了網上。
而接下來的事情,也是意料之中地。
短短十分鐘的時間,這總長不到兩分鐘的影片,點選量便一路躥升,最終登頂youtube實時最熱影片的前三。
看完了影片中的畫面,會議室內一片沉默,沒有一個人開口。
過了良久,陳雲海輕咳了一聲,打破了沉默的氛圍說道。
“我們需要商量下對策——”
“沒什麼好商量的,從一開始我就說過,做好我們手上的工作就足夠了。”
將桌上的筆記本合上,陸舟看向了袁煥民院士,思索了片刻之後,開口繼續問道,“月宮號的生活艙還有多久能準備好?”
袁院士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
“已經準備好了,檢測工作還需要一個星期。”
“那下一次發射計劃就定在兩個星期後!”說著,陸舟將筆記本塞進了包裡,從會議桌前站起身來,“都各忙各的去吧,散會!”
……
黃金之心號的成功著陸,為美國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望,整個北美都陷入了一片歡騰的海洋之中。
NASA在youtube和官網上放出的那個影片,評論區已經被世界各地的網友們刷爆。
似乎是為了發洩上一次在月宮號核心艙散熱系統上栽跟頭積攢的怨氣,《紐約時報》將一副印著星條旗圖案拳擊手套、並擺出勝利姿態的漫畫,故意放在了該新聞報道的旁邊。
就連一向以嚴謹著稱的《華盛頓郵報》,也罕見地用上了“人類史上偉大的一步”,來形容這次登火計劃的成功。
除了北美媒體的大肆報道之外,海外媒體的報道對這件事情也是加以了最高程度的關注。
這一次,BBC的評價一如既往地還是站在了看戲的立場,不痛不癢地表示NASA已經在這場競賽中佔據了上風。
目前來看,相比起華國的月宮號計劃,阿瑞斯計劃似乎更深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