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神經科一直是屬於較為棘手的一個領域,尤其是涉及到脊神經這一塊,情況會變得尤為複雜。
脊神經末端受損,整個下半身癱瘓,若是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般醫生都會告訴患者,想要重新站起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李高亮的情況也是一樣,中樞神經細胞一旦受損便不可再生,就算再牛逼的醫生也不可能說把斷掉的脊椎接上,就能讓癱瘓的人重新站起來。
然而,陸舟打算採用的,卻並非是常規的治療方法。
在脊神經受損段的兩端分別植入一個神經訊號調變解調器,同時透過鉬/鈦合金打造的仿神經感測裝置,將受損神經覆蓋。
相當於在損壞的脊神經上搭了一個橋,透過電訊號代替神經元細胞之間複雜的訊號傳遞,並利用兩端的“翻譯器”實現電訊號與神經訊號的翻譯,控制內建有電驅動裝置的鈦合金骨骼,以達到使患者重新恢復雙腿運動功能的效果。
與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的恢復受術者的運動能力,也為了延長這種神經接入假肢的保質期,其雙腿使用的鈦合金骨骼,是金陵高等研究院計算材料研究所和機械工程研究所聯合設計的。
如果成本是可以計算的話,每克的單價平均在2000美元以上,一公斤至少都是兩百萬美元。
算上神經接入裝置本身的價值,這一整套裝置裝上去,造價都快趕上一輛主戰坦克了……
不過,這麼比喻其實也沒毛病,經過這番改造之後,他的整個下半身幾乎一半以上的零件都換成了機械,雖然肯定沒有電影裡的終結者那麼誇張,但等到他能夠完全適應這種改造之後,運動能力和反應能力完爆普通人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手術室裡。
麻醉師已經做好了麻醉的準備,隨時可以開始上藥。
已經戴上手套的主刀醫師取出了手術用的工具,在手術開始之前看了李高亮一眼,認真詢問道。
“你準備好了嗎?”
躺在手術檯上的李高亮,平靜地點了下下巴。
“準備好了,趕緊開始吧。”
所有的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手術很快開始。
站在手術室的門外,王鵬從兜裡摸出了一支菸點上,不過很快又將煙掐滅扔進了垃圾桶裡。
來回踱了兩步之後,他忍不住看向了坐在長椅上的陸舟問道。
“你說這手術能成功嗎?”
搖了搖頭,陸舟簡單的開口說:“沒有100%的把握,我只能說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將風險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