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沒有料到陸舟會突然丟擲這個問題,那名專家微微愣了下,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
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他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誠實地回答道。
“……很難。”
BFR火箭幾乎已經標誌著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巔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它,很難找到一個與之匹敵的對手。
想在化學推進系統上超越美國,以國內航天工業的現狀而言,是幾乎不可能的。
哪怕是吹牛,他也無法跨下這個海口。
陸舟沒有多說什麼,向他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
“是的,正如你所說的,我們很難做到。”
“或許化學推進系統還有上升的空間,透過改進我們的發動機工藝,我們能造出更大的、飛得更遠的火箭,但想依靠這種技術在航天競賽中獲得優勢,甚至是超越我們的對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集中全部力量,發展電推進系統,保持屬於我們自己的優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停頓了片刻之後,陸舟環視了會議室一圈,繼續說道。
“雖然BFR火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們也不必就此妄自菲薄。”
“在推力上我們也許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電推進系統的優勢在龐大的比衝上,這一點是化學火箭無論如何也無法追趕的。”
“前段時間我曾經透露過,基於祥瑞號上的推進系統,星空科技正在研發一款更靈活、且更適應近地軌道與地表之間往返的航天器。目前相關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現在也是時候揭曉這個謎底了。”
說罷,陸舟看向了身後的大熒幕,按下了手中的鐳射筆。
很快,一張三維構圖的霞光號概念圖,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看著影象上的畫面,袁院士瞳孔微微收縮,忍不住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這是?!”
震撼的不只是袁院士。
看著那臺造型獨特、與傳統航天器迥異的空天飛機,詫異的聲音頓時擴散了整個會議室。
看向一臉詫異的袁院士,陸舟笑著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它的名字叫霞光!我們為往返大氣層設計的新一代航天器。”
坐在袁院士的旁邊,同樣目瞪口呆地盯著螢幕中的航天器,孫元培忍不住說道。
“這設計……能行嗎?”
將四臺引擎分散在四隻雙軸固定翼上,尾部僅保留一臺主引擎……
這種設計也太亂來了!
“技術可行性論證很早以前就做過了,理論上是絕對可行的。而至於實際上……”說到這裡,陸舟停頓了片刻,用堅定的口吻開口說道,“讓我們試一試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