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祥瑞號的發射很成功,但依舊存在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下一次發射任務計劃就在春節前,留給他的時間很緊迫,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
然而,雖然陸舟是很灑脫地將院士增選的事情放在了一般,但不少人卻是因為他的名字很是糾結了一陣子。
就在陸舟回到金陵,拉著祥瑞號的設計人員召開會議的時候,華科院學部工作局辦公室,負責最近院士增選工作的數學物理學部主任王詩成院士,找上了門來。
停下了手中的鋼筆,坐在辦公桌後面的學部工作局的錢主任讓秘書給王院士倒上了一杯茶水,笑著說道。
“怎麼今天突然有空來我這裡了。”
端起茶杯抿了口,王詩成嘆了口氣說。
“還能是為了什麼?”
“讓我來猜猜好了,”錢主任笑了笑,問道,“是為陸舟那事兒?”
王詩成也不答話,將茶杯放在了桌子上,簡單地開口道。
“這事兒不太好處理。”
每次到院士增選年,最頭疼的便是各學部的常務委員會。
國內學術界相對比較封閉,自成一個體系。對於大多數本土培養的學者來說,想要在國際上獲得一個較高段位的榮譽是相當困難的,而院士的頭銜便可以說是國內學術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學者奮鬥的終極目標。
只要拿到了院士的頭銜,就意味著權力和地位的雙收,不管是在哪個高校還是研究機構基本上都能橫著走了。
因此每到這時候,為了僅有的那麼幾個名額,各學部內外幾乎是要打破頭。
反目成仇就不要說了,撕逼揭短更是常有的事兒。
不過……
陸舟這邊的情況倒是和其它人有些不同。
大概是知道撕不動的緣故,也或者是沒有短可以揭的緣故,所有候選人都很默契地將這傢伙放在了一邊不去管。按理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兒,最後走走過場,大家投個票,把頭銜頒給他就行了,反正也不會有任何爭議。
然而麻煩就麻煩在這位大佬實在是太牛逼,名字同時進了科學院和工程院的初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