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舟笑了笑:“反應堆採用的技術路線不是磁約束,和慣性約束+脈衝點火大概有點類似……總之,電話裡說不清楚,你抽空過來看一眼就知道了。”
王院士:“我馬上過來!”
說罷,電話嘟的一聲就掛了。
……
核工建集團的聚變研究所在海洲那邊,緊挨著盤古堆的旁邊,一來是方便為東亞電力提供技術支援,二來是靠部隊近比較安全。
從海洲到金陵幾乎要跨過大半個蘇省,途中還要經過一小段皖省的地盤,著實不是很方便。
然而即便如此,第二天一大早,王曾光老院士依舊帶著自己的兩個學生,火急火燎地趕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的現場。
而且來的人不只是王院士,還有前段時間才和陸舟見過一面的李局長。
“陸教授啊,好久不見了!”
目光炯炯地盯著陸舟,大步流星向著他迎上來的李局長臉上堆滿了笑容,隔著老遠就伸出了右手。
握住他的手晃了晃,陸舟笑了笑說道:“幸會了,李局長,其實也沒多久吧。”
眼看著李局長似乎還打算客套幾句,風塵僕僕從海州那邊趕來的王院士已經有些等不及了,在那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行了行了,客套的話咱一會兒再說,東西呢?趕緊帶我過去看看。”
李局長笑著說:“這個……王老先生說的也是,陸教授您看,咱麼要不……先進去在說?”
陸舟笑了笑,轉過身去。
“跟我來吧。”
在陸舟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了位於研究院角落的實驗室。
坐落在實驗室中央的,正是那臺由可控聚變小型化專案小組設計的實驗堆模型。
看著那個直徑得兩米的漆黑色的圓柱體,還有銜接在上下兩端的倒錐形介面,以及那些亂的像毛線團一樣的線路,王院士像是呆住似得張了張嘴,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
“你就用這玩意兒……搞核聚變?”
有句話他藏在了心裡沒說出來。
就這玩意兒……
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