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是學姐打來的。
剛一接通,悅耳的聲音便在陸舟的耳邊響起。
“哈嘍,在幹什麼呢?剛才我和你打電話都沒人接。”
“剛才在外面吃飯。”
陳玉珊好奇問:“吃飯?男的女的呀?”
“工程院的院士,都七十多歲老人家了,”陸舟輕輕咳嗽了聲說,“不說這事兒,這麼晚了有什麼事嗎?”
陳玉珊:“嗯,剛才科工委那邊和我們公司這邊打了個電話。”
“科工委?”陸舟眉毛抬了下,有點感興趣地問道,“他們說什麼?”
“他們問我們星空科技對年底的載人登月工程招標專案感不感興趣,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開始準備計劃書,並且儘量在兩月之內交上去。”
陸舟想了一會兒,繼續問道:“專案的具體內容呢?他們有說嗎?”
“專案的具體內容可以在科工委的官網上查到,我簡單的看了一遍,大致來講一期專案的要求就是競標單位能夠提供近地軌道投送能力達到50噸的發射方案,五年之內完成。”
50噸的近地軌道投送能力?
這胃口不小啊。
要知道,長征五號的近地軌道投送能力也才25噸而已,以目前國內航天企業的水平來看,幾乎沒有一家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至於還在設計之中的長征九號還不好說,畢竟這玩意兒預計是2026年才能完成設計,不過考慮到航天經費提高了不少,趕一趕的話說不住五年之內也可以做到。
靠在椅子上想了一會兒,陸舟開口說道。
“我知道了,等過兩天我會寫一份計劃書出來。”
“嗯,那我就等你訊息咯。”
電話結束通話了之後,陸舟看著開啟的電腦,思忖了片刻。
雖然年初的時候他沒有考慮過競標這個航天專案的事情,不過誰也沒料到可控聚變小型化技術突破的這麼快。
尤其是那個抽獎抽出來的掃描槍,直接破解了霍爾推進單元中的秘密,極大地縮短了他對殘骸三號進行逆向工作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