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不可思議,我倒覺得咱們有麻煩了。”
侯懷志皺了皺眉頭。
“麻煩?”
然而這句話剛剛說出口,他立刻便意識到了,自己這位同事所說的麻煩到底是什麼?
“現在的問題是該找誰給他審稿。”
放下了抱在胸前的雙臂,王總編嘆了口氣說道,“二代可控聚變的研究本身談不上有多熱門,在這個領域大牛更是寥寥無幾,何況他的論文又涉及到了數學、等離子體物理、材料學和工程學多個領域,細分下去的話甚至能分出數十條研究方向。哪怕是綜述性的論文,將每一個技術瓶頸所面臨的問題都描述的這麼詳細,也實在是太誇張了點。”
說實話,到現在他都有些弄不明白,陸院士到底是如何做到將如此多的研究領域,都瞭解到如此深入的程度的。
編輯部裡的幾個人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不約而同的掛著為難的表情。
正如總編所說的。
這個審稿人……
還真不太好找。
就在這個時候,辦公室裡的沉默忽然被打破了。
忽然想起了一個人,思忖著的侯懷志,下意識地開口說道。
“要不聯絡張院士吧?我記得他是可控聚變和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專家,而且還曾經獲得過陸舟科學獎!”
一聽到張院士的名字,不少人都反映了過來,辦公室裡再次傳開了討論的聲音。
“你是說張飛躍的院士?”
“好巧!昨天晚上我還看到他在泛亞電視臺科學欄目的座談節目上,聊到了最近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二代可控聚變。”
“張院士的話應該沒問題,他可以說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頂級專家了!”
“……未必吧,而且張院士研究的是等離子體物理。雖然也涉及到二代可控核聚變,但側重的還是理論方向。而陸院士的那篇論文,關於等離子體的部分只佔很小的一點篇幅,其中不少關於堆芯材料以及電磁體設計所需要達到的各項工程引數的精確計算值,才是整篇論文的精華。”
辦公室裡議論的聲音爭執不下。
聽著同事們的議論,王總編在一番糾結之後,最終還是拍板做出了決定。
“就聯絡張院士吧!小侯,一會兒你……算了,郵件還是我來發吧。”
“不管怎麼樣,能不能登刊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決定,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