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連初中生都是知道的,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超越光速。
然而事實上,科學的研究,卻並非是按照“考試”的教條邏輯來的。
首先關於超光速的烏龍並非首例,早在06年前後,費米實驗室的“主注入器中微子振盪搜尋”(MINOS)專案也曾發現中微子超光速的跡象,但由於其結果在統計學上不顯著,所以並沒有獲得物理學界的承認。
再其次,最開始“奧普拉”的研究員們也是不相信自己的實驗結果的。
他們甚至為了證明自己是錯的,花了數個月的時間檢查實驗裝置、重複實驗,只是遺憾的是,仍然找不到問題出現在哪裡。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才最終“勇敢”地公佈了實驗結果,希望將這個問題交給整個物理學界去判斷。
最終,鬧出了這樣的大新聞。
有趣的是,對於這項發現,各國科學家的態度也是有著微妙的差異——即,並不是所有人都完全認為“奧普拉”專案的結論是錯的。
比如從事該領域研究的日國研究人員就有不少人表示“有信心”,至於華國科學家的表態則比較模稜兩可,或者說比較善於運用語言的藝術來做出回應——“研究超光速可能性要從本質入手。”
將這句話換成“今天天氣不錯”,沒有任何的違和感。
至於英國、美國物理學家,則普遍持堅決否定的態度。
其中立場最鮮明的恐怕要數英國薩里大學的物理學家吉姆·艾卡里。
在接受採訪時,他直接公開宣稱——“如果歐洲核子中心的實驗被證明是對的,中微子超越了光速,那我就在電視直播中把我的平角褲頭給吃了。”
可見,“吃點什麼”這種毒誓,在學術界並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無論如何,那場鬧劇最終以烏龍收場。
“伊卡洛斯”專案的負責人重複了實驗,表示他們測得的實驗結果與愛因斯坦估計的完全一樣,最終否決了“奧普拉”的結果。
至於誤差的原因,有說法是GPS接收器和電腦之間的光纜發生鬆動,也有說是振盪器線路沒接好導致了誤差,但具體是什麼,可能也只有中微子自己才知道了。
而現在,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了。
並且被動搖的不只是相對論,而是更接近於物理學大廈根基的東西。
可想而知,整個物理學界得因為這件事情,高chao成什麼樣子……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