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在這場大會之後,就辭去理事長的職位。”
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當初可控聚變工程結束之後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但聽到陸舟親口說出來,老人的臉上還是忍不住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坐直了身子問道。
“是IMCRC的工作太辛苦了嗎?您要是有什麼難處的話,可以告訴我。學術上的事情我們都幫不上什麼忙,但學術之外的事情,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
“和忙不忙沒什麼關係,”陸舟笑著說道,“只是兩年期已滿,也到了該換人的時候了。”
老人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
“可是這IMCRC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我們國內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中又很難再找到一位能夠服眾的學者,我擔心您離開了之後,華國物理學界好不容易在這個國際合作組織中取得的優勢和地位,會被其他人給分走。”
“要不,您再幹一屆?”
“您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陸舟笑了笑說,“年輕一輩的物理學家中還是有相當多優秀人才的。比如我們的衛教授,三年之內他必定可以拿到一枚諾貝爾獎。還有我們的羅教授,雖然學術上暫時沒有取得什麼特別突出的成果,但他的研究範圍涉獵廣泛,師從的又是威騰,擅長運用數學工具,且人脈廣泛,由他來擔任下一任理事長我還是非常放心的。”
羅文軒?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老人皺了下眉頭。
這個名字好像有點印象,但具體在哪裡聽過實在有些想不起來了。
不過,既然陸院士都這麼說了的話,想必這個年輕人還是有些可圈可點之處的。
出於對陸舟眼光的信任,老人也就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便換了個話題繼續說道。
“既然您覺得合適的話,那就這樣吧……說起來,我聽說您打算暫時離開物理學界?”
陸舟輕輕搖了搖頭。
“不能算是離開,只是對於我個人而言,想要在純粹的物理學研究上,再取得更高的突破已經很難了。”
老人認真問道。
“那您的打算是?”
“能源、材料、資訊,此三者是現代科學的三大支柱。前者已經有可控聚變了,堆芯產能還沒有完全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後者我們的海底量子光纜也在鋪設當中,太平洋區段的建設也才剛剛到一半。技術還沒有完全消化,這時候就算出現什麼重大的突破,邊際效應也會限制它的發展。”
頓了頓,陸舟思忖了片刻之後,開口說道。
“我打算嘗試下從材料方面入手。”
“看看能不能結合我在數學和物理這兩門學科上的所學,創造一些有趣的東西出來。”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