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的採訪很快就結束了。
在後半部分中,陸舟所說的東西基本上和羅文軒在新聞釋出會上講過的一樣。
要說唯一有哪裡不同,大概就是這些話是由他說的,說服力直接上升了不止一個臺階。
就這樣,在經過了簡單的剪輯之後,採訪的影片在當天晚上便登陸了央視一套,放在黃金時段播出。
而陸舟也算是滿足了李局長的請求,以IMCRC理事長的身份,在公開的場合對Z粒子和超空間理論的“吱”了一聲。
雖然在陸舟自己看來,自己只不過是說了一些很粗淺的東西,然而對於那些近乎狂熱地關注著Z粒子研究最新進展以及超空間理論的人們來說,這場採訪卻是期待已久了。
早在三天、甚至更早之前,人們便在熱烈的討論著這場實驗如果成功,將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現在,作為該方向上最具權威的學者,陸舟總算是站了出來,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回答。
雖然這個回答並非完全符合所有人對超空間的期待,但仍然可以說是滿足了不少人對未來的想象。
與此同時,遠在太平洋對岸的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
雖然不是陸舟的粉絲,但某位坐在這裡辦公的西裝革履的男人,還是在採訪節目播出之後的第一時間,吩咐自己的助理聯絡了有關部門,對這一節目製作了英文字幕版。
將半個小時的採訪從頭看到了尾,看著節目尾聲時螢幕上滾動飄過的字幕,陷入沉思的總統不由皺起了眉頭。
見總統一言不發,站在他旁邊的顧問提醒了一句說道。
“華國在太空技術上已經徹底甩開了我們。”
心中咒罵著那幫飯桶,總統面無表情地說道。
“不用你說我也知道。”
顧問:“我要說的不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結合這個採訪節目以及之前收集到的一些情報,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選擇火星作為實驗地點,是在釋放某種試探的訊號。”
總統看向了他,皺眉問道。
“訊號?”
“是的,”顧問點了點頭,“自從地月轉移軌道的航線建立之後,從月球輸送向地球的稀土礦物已經讓他們的月球工程開始嚐到了甜頭。從正常的邏輯來講,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將這種優勢繼續擴大。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沒,當初火星救援行動時,火星的位置正好處在登陸視窗期上,然而他們仍然使用了其他航天器對返航的救援艦進行了補給,才完成了整個航程。”
說到這裡,那名顧問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但現在,火星並非在登陸視窗期上,理論上入軌的難度比幾年前大得多,但他們依然派出了航天器。”
“很顯然,這些年來他們對航天技術的投入就一直沒有停下過!”
聽完了最後一句話之後,總統臉上的神色終於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沉吟了一會兒,他伸手拿起了電話,撥給了總統辦公室的助理,並用毫不猶豫的語氣說道。
“替我給卡森打個電話,讓他帶上NASA的深空之門專案的負責人來一趟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