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從陸舟這裡得到了符合期望的答案,老人點了下頭,雙手背在了身後。
“那我就放心了……說起來,還有多久開始?”
陸舟看了一眼手錶上的時間,回答道。
“已經要開始了!”
正說話間,時針已經走到了正點。
指揮室內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們,就像是一顆顆上緊了發條的齒輪,井然有序地忙碌了起來。
各單位很快完成了對裝置的最後檢查,隨著一切正常的應答從月球傳來,地面指揮中心的指揮員終於發出了“開始裝填”的指令。
隨著這聲指令的下達,願在30多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上,一座形狀如同子彈頭的實驗用貨運艙,在月面科考站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裝上了發射軌道。
整個貨艙總重量六噸,內部裝滿了從月球上採集到的月壤岩石、種植單元收穫的太空作物與種子、以及Dr111活性物質等等生物學研究樣品。
若是透過原先的方法將這些貨物帶回地球,每公斤的成本至少在二十萬元以上。
而如果能夠透過幾乎零成本的超導磁軌,代替化學推進器驅動的返回艙,將貨物直接從月球表面準確發射到地月轉移軌道上,再由沿著特定軌道做往返運動的鵲橋號將這些貨物收集並集中拉回,每公斤貨物的成本甚至可以被壓縮到兩千元以下。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上卻就是如此。
如果這項工程能夠實現的,至少每公斤價值在千元以上的鏑、鋱、以及每公斤萬元以上的鈧族稀礦物——這些關乎著高科技產業命門的戰略資源,都可以從月球上獲取。
如果這項工程能夠實現,這毫無疑問將成為航天史上里程碑的一刻。
現在,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
一切箭在弦上!
隨著落地大螢幕上的綠燈次第亮起,站在指揮室內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捏緊了雙拳,等待著那決定命運的倒數聲響起。
“十。”
“九。”
“八。”
“……”
“三。”
“二。”
“一。”
“零。”
“發射!”
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如同發令槍的槍響。
一秒鐘的延遲之後,遠在三十萬公里之外的月球大地之下,輕微的震顫聲陡然響起,順著那牢固的月壤岩石,爬上了站在發射軌道旁宇航員們的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