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資訊熵越大,意味著隨機性越高,不確定性越大,需要將其確定所需要的資訊量也就越大。
而相對的,在有限的儲存空間內,就能夠產生更大的資訊量。
為了在有限的儲存空間內塞進足夠龐大的資訊量,製作這段“記憶”的人,採取了一種特殊的壓縮規則。
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一般常見的硬碟裡儲存的資料就像一串從09按特定順序編排的數字,讀寫都非常的方便,且看起來一目瞭然,缺點就是太佔空間。
而這段“虛空的記憶”不同,包括他之前看到的記憶a,它們更像是一行引數不確定的二元一次方程式。
輸入不同的x值,就能輸出不同的y,寫起來只有短短的一行,但其能夠容納的資料量卻大到無法想象。
這麼做的好處很明顯,就算是以人腦的容量,都能夠維持一個恆星系規模的夢境。
當然,弊端也很明顯。
作為提升資訊不確定性的代價,讀取資訊的難度也被無限提高了。
如果你想要“讀懂”它想表達的資訊,首先得對它進行求解。
二元一次方程還好說,在給定一個x值的情況下,就算是初中生都能解出對應的y值。
但如果將二元一次方程換成三元二次方程呢?
不但計算量會指數式的增加,方程的解也將充滿了不確定性。
事實上,系統賦予的他這段記憶,就是一個類似的東西。
它相當於一個n元n次方程組,n的維度是他在夢境之中的行為,以及各種NPC按照特定邏輯作出反應,對整個夢境造成的綜合影響。
理論上來講,將構築整個夢境的系統原原本本地復刻到了伺服器上,小艾當然是可以對這個系統進行修改的。
但如果一旦改變方程的引數,它就變成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方程,夢境自然也不再是原來的夢境,就算將它解開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因此,想要破解這其中的秘密,就必須得到一個類似於密碼本的東西。
或者說的通俗點,也就是所謂的劇本、或者攻略之類的,好配合那些NPC們的“演出”,完美還原當時發生的事情。
事實上,這個“密碼本”其實就包含在夢境中。
陸舟甚至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以肯定,只要他控制的角色跟著“劇情任務”一直走下去,將那個萊恩教授護送到帝國議事廳,達成記憶的100%同步,就一定能夠觸發主線,揭曉神諭的秘密。
說白了,打通關了一切都好說。
說不準,在一路上他還能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支線,收穫意料之外的線索。
然而理論歸理論,實際操作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讓他一個科學家跑到戰場上去和訓練有素計程車兵比槍法,實在是太難為人了點。這要是都能把關卡給打穿了,那些外星士兵得有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