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知名記者安德魯在產品釋出會結束之後,對於星空科技根本沒有給他們單獨的攻訐——哦不,採訪的機會表示了憤懣,對著空洞的鏡頭語氣激動地怒斥道。
“我從未見過這麼傲慢的企業,他們根本不把世界人民的訴求放在心上,只知道兜售他們那些花裡胡哨的玩意兒。從今天開始,我不會買任何一個貼上星空科技標籤的東西!任何!我希望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抵制這家企業,共同抵制這項邪惡的技術和使用它的組織!”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安德魯的語氣可以說是慷慨激昂了,連他自己都被感動到了。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事實上星空科技並不是一家生產公司,而是一家智慧財產權公司。
抵制星空科技很容易。
只需要拒絕安裝了鋰硫電池的手機,裝載了鋰空氣電池的新能源汽車,拒絕使用無線充電樁,反對全美半導體企業採用碳基晶片,或者乾脆拒絕所有采用了碳機晶片的電子裝置,反對正在建設的加州可供聚變電站使用SG系列超導材料與特殊的抗輻照材料,或者乾脆直接點拒絕使用清潔的聚變核能……
理論上只要做到了這些,將星空科技從他們的生活中趕出去,還是很容易的。
大概?
當天的產品釋出會結束之後,到場的以CNN為首的西方媒體,幾乎是以洩憤的形式、嘲諷的口吻釋出了關於這場產品釋出會的報道。
然而就在他們做好了看笑話的準備時,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卻是讓整個西方媒體世界都震驚了……
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臉書、推特等等社交媒體的平臺上,並沒有如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形成一股龐大的輿論風潮。
至少,一切並沒有向著他們想象中的方向發展。
人們確實在抗議著。
但除了原本就存在的抗議聲音之外,更多新誕生的抗議聲卻不是出於抵制的目的,或者反對什麼子虛烏有的洗腦與邪惡。
而是因為星空科技居然沒有公佈“將虛擬現實網路推到自己家門口”的計劃,讓那些期盼著這項技術能夠儘早能夠引進過來的潛在使用者們,透過抱怨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沮喪。
而相對的,被囊括在東亞大區內的潛在使用者們,則是欣喜若狂。
那激動與慶賀的聲音,完全蓋過了關於“邪惡”的爭論。
雖然金陵的超算中心還未竣工,但他們已經看到了迎接虛擬現實網路的曙光。
除此之外,包括臉書等等社交平臺在內,許多原本持中立態度的高科技企業,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似乎變得曖.昧了起來,開始主動為那些抗議的聲音降溫。
就好像,他們與那些華國人,已經達成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協議一樣。
然而,這還不是真正細思恐極的地方。
令那些傳統的西方媒體們真正感到一絲擔憂,甚至於恐懼的是,那些真正關注著這項技術的人,似乎並沒有買他們的賬。
他們正在喪失自己的影響力。
他們正在失去無冕之王的地位。
那些原本受他們擺佈的烏合之眾,這一次居然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了……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