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國際機場。
候機室一處不起眼的角落,坐著兩位不起眼的老人,在他們的手邊放著一大一小的行李箱。
若是有物理學界的人路過這裡,一定會驚訝的認出兩個人的身份,甚至於掏出量子力學的課本上前要個簽名。
然而遺憾的是,知識和機會,永遠都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上的。在同一趟航班上,碰到能認出兩人身份的同行的機率,可以說不到萬分之一。
即便再過幾天滬上的IMCRC總部就要召開第一屆亞洲高能物理研究峰會,這種機率也不會提高多少。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也正是多虧了這些,才能讓威騰在這嘈雜的候機廳裡,偷得半分在普林斯頓都很難享受到的安寧,靜靜地看點什麼而不用擔心被前來討論問題的人打斷思緒。
坐在威騰教授的旁邊,同樣去滬上開會的弗蘭克·維爾澤克,朝著他手中的那本期刊看看了一眼,眼睛下意識的眯成了一道縫。
《基於碳奈米管薄膜的3.7Ghz積體電路》
啥玩意兒?
“你什麼時候開始對積體電路感興趣了?”
雖然並不是很想打斷他閱讀課外讀物的雅興,但架不住心中的好奇,維爾澤克還是忍不住將心中的困惑問了出來。
“雖然看不太懂,但看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饒有興趣地將手上的期刊翻了翻,威騰像是自言自語似的說著,“一種基於石墨烯材料的新型晶片,有望重新定義半導體的概念,引領電子工業的產業革.命……嘖嘖,難怪IEEE那邊會這麼著急的將這篇論文撤掉。”
雖然身處於物理學界,但這並不代表他對其他行業的事情一點也不瞭解。
事實上,因為常年行走在各個國家,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的緣故,他對於某些事情的瞭解遠比一般人多得多。
雖然IEEE在名義上是一家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主要由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等領域的工程師組成,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就能完全排除來自產業界甚至是政界的影響。
尤其像是積體電路這種服務於特定產業的應用類學科,當研究的價值只能在工業實踐中得到體現時,產業界與學術界之間的界限就變得十分微妙了。
何況,這還是一家註冊在美國的學術組織。
毫無疑問,這枚小小的碳基晶片,已經撼動了北美……乃至全球半導體工業穩固數十年的江山。不管是英特爾這些巨頭還是在半導體工業領域佔據強勢地位的美國,都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這樣的技術如果是被英特爾或者AMD之類的企業做出來,推行時受到的阻力可能還會稍微小一點。
但現在拿出這項技術的企業不但是一家位於產業鏈中游的企業,而且還是來自於美國之外的國家……
別說是華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