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陸舟心中也做出了決定。
既然是隨便寫寫弄出來的,還是不考慮《Nature》好了。
經過了再三思考,陸舟將這封已經準備好的郵件發到了《JACS》編輯部的郵箱。
雖然沒有科學界兩大頂刊那麼出名,影響因子也沒那麼恐怖,但《JACS》在材料學界和化學界的影響力都是相當牛掰的,可以說是該領域的頂級期刊之一。
陸舟當初發表的那篇獲得過諾貝爾獎榮譽的“電化學介面結構的理論模型”的論文,就是投稿到了《JACS》那裡。
因為後來幫這家期刊審過幾篇稿件的原因,他和這家期刊的關係還算不錯,應該會盡快把他的論文安排上去。
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陸舟便伸了個懶腰推開椅子站起身來,走出書房洗澡睡覺去了。
……
就在陸舟差不多已經進入夢鄉了的時候,遠在地球另一側的北美,此刻正是晴空萬里的白晝。
《JACS》編輯部中,忽然傳來一聲像是發現新大陸似的驚叫。
“Jesus!卡諾夫,你猜我的郵箱裡收到了什麼?是陸教授的論文!”
看著乍乍乎乎的推開椅子站起身來的艾格里斯主編,卡諾夫剛剛在心中嘀咕了一句“你不是讓我猜的麼”,接著便在一瞬間被他的後半句話給吸引住了。
“等等,你說什麼?陸教授的論文?他又迴歸材料學界了?”
艾格里斯喜笑顏開的時候:“什麼叫回歸,他本來就是材料學界的,就算你忘了計算材料學和電化學介面理論模型的奠基人是誰,也可別忘了18年的諾貝爾獎!”
《JACS》自創刊以來的歷史上,刊登過不少諾貝爾獎級的成果,但對於艾格里斯主編來說,18年的諾貝爾獎卻是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僅有的一次,經由他之手透過稽核登刊的諾貝爾獎級成果!
光是這一成就,便足以讓他的名字在《JACS》期刊的編年史上留下小小的一行,而這件事情也夠他吹一輩子了。
有點忍受不了自己這位主編的性格,卡諾夫小聲嘀咕了一句說道:“可他自己估計不這麼認為。”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麼認為!先不說廢話了,讓我來瞧瞧又是什麼驚人的研究成果,”隨口打發了自己同事一句,將論文列印出來的艾格里斯仔細看完了之後,眼神瞬間變得有些不一樣了起來。
看著艾格里斯主編臉上不尋常的反應,卡諾夫表情遲疑了一下,好奇問道。
“上面寫的什麼?”
“關於一類籠狀碳分子在改性PDMS材料中對氧氣分子的搬運作用……上帝,是鋰空氣電池!”深呼吸了一口氣,艾格里斯迅速將論文翻了一遍,“我以前好像聽說過,金陵高等研究院計算材料所在做鋰空電池的專案,學術帶頭人是一個叫楊旭的華國人!”
聽到楊旭這個不算陌生的名字,卡諾夫的表情逐漸浮現了一絲動容。
“這篇論文的署名是陸舟……”
“是的,”興奮地嚥了一口唾沫,艾格里斯主編捏著稿子的右手,不自覺地攢緊了,“我親愛的卡諾夫先生,你猜猜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已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