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陸舟旁邊的那個珠江創投的合夥人笑著搖了搖頭,和坐在另一邊的同行小聲交流了兩句之後,臉上的表情幾乎已經給臺上的那個專案判了死刑。
整個會場,似乎只有陸舟一個人,帶著略感興趣的表情,將整個專案的路演看到了最後,甚至連PPT上那些快速滑過的圖紙,他都看了一遍。
總的來說,以一個碩士生的水平,能設計出來這種產品,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站在他工程學LV6的角度來看,這些設計方案創意是有了,但還差點意思。
比如無線充電,技術可能確實是好技術,方便也確實可能會很方便。
畢竟以人類圖省事兒的天性,能夠幫使用者節省掉一個插拔充電線的操作,完全可以讓不少使用者都產生興趣。如果再將這個無線充電和新能源汽車專屬的停車位整合到一起,那就更完美了。
然而……
你如何說服其他新能源汽車接受你的無線充電埠?
自己設計電池?
那也太……
等等!
陸舟眉頭一皺,忽然想起來一兩年前星空科技入股的那個中山新材,好像也開始辦廠搞鋰硫電池生產了?
好像還是他去爬山的時候,中山新材的劉萬山親自跟他說的。
站在講臺旁邊的工作人員上前提醒了一下那個叫李庭輝的宣講人,示意他時間已經到了。
迫於時間限制,李庭輝只得用一句“我們的公司很需要錢來購置實驗裝置,融資目標是五百萬”來結束了PPT環節。
其實他原本融資目標是一千萬的。
但看著臺下這氣氛,想融到一千萬幾乎是不可能了。
很快,隨著PPT環節的結束,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宣佈下,路演進入了投資方和專案方的互動環節,也就是提問環節。
也正如他預料到的那樣,現場一度十分尷尬,一個提問的人都沒有。
李庭輝的臉上浮現了一絲苦澀的表情。
雖然他也考慮過失敗的可能,但沒想到坐在臺下的各大創投公司經理和天使投資人,連問一句的想法都沒有。
看到這一幕,站在旁邊的工作人員心裡已經有數了,大概是沒有企業看好這個專案。
但出於程式,他還是問了一句。
“有人願意投嗎?”
可以預料的,臺下沒有任何動靜。
給了李庭輝一個鼓勵或者說安慰的眼神,就在工作人員打算示意漸漸沮喪的他下去的時候,一道清晰的聲音從後排傳來。
“這專案,我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