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2A修好了?”
周承福板著臉說道:“拜你所賜,還沒有。”
陸舟不好意思笑了笑:“那還真是麻煩你們了。”
周承福:“……”
雖說自己是帶著“和平”的目的來的,但看到這欠打的笑容,他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剋制住動手的衝動。
從廠址的中央穿過,正巧這時候,兩人路過了一座大坑。
看著在旁邊施工的工程裝置,以及那個坐落在廠址中央的巨坑,周承福皺眉道。
“那是?”
因為本身也不是什麼秘密,陸舟便隨口說道:“堆芯捕集器,主要用來預防安全事故,即在發生嚴重時收集並冷卻堆芯流出物質……雖然現在只是個地基,但年內修好應該沒什麼問題。”
畢竟可控聚變堆內部模擬的是恆星的能量,即便聚變反應理論上是安全的,上億度的等離子體本身也是一個相當可怕的威脅。
尤其是示範堆中的能量,與陸舟在實驗堆中勉強進行的點火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一旦發生洩露事故,那麼在等離子體冷卻到安全溫度之前,基本上是碰到什麼熔燬什麼,整個宇宙中沒有任何材料能夠阻擋它們。
為了保護價值昂貴的聚變堆芯,這個裝置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哪怕它是一次性的,但只要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搶救下來一部分還未損毀的部件,那都是值得的。
參考裂變堆上的結構,周承福一聽這名字便猜到了它的用處,意外的看了陸舟一眼。
“你們連這部分都考慮到了?”
陸舟笑了笑說:“倒不是我們的主意,是核工業集團的工程師提出來的。我想了想覺得挺有道理,於是就批准了。”
無論是託卡馬克還是仿星器,在具體的工程上都可以理解為一個更大號的堆芯。
在討論工程方案時瞭解到反應堆的價值之後,核工業集團的工程師立刻提出將田灣核電站,三代核裂變反應堆的堆芯捕集器應用在聚變堆上。
恰好田灣核電站便有現成的可以參考,陸舟立刻便拍板做了決定。
雖然陸舟說話的時候並沒有炫耀的意思,但聽到了這句話,周承福還是忍不住酸了一句:“搞這些花裡胡哨的玩意兒,你們反應堆造出來了嗎?”
陸舟笑了笑,不在意道:“反應堆也在造,兩邊工程互不干涉。在連線口的尺寸上我們統一了標準,得到所有部件完成,再將它們組裝起來就行了。”
這回周承福不說話了。
也無話可說了。
所謂不瞭解就沒有發言權,學術上的事情在這裡還是很現實的。
實驗堆的技術他都沒有完全摸透,更不要說示範堆這東西了。
兩人不自覺的在工地的旁邊停下了腳步,周承福似乎是不打算繼續走下去了,就這麼站在這裡,靜靜的仰望著那些耕耘在工地上的工程裝置,以及行走在腳手架邊緣的工程師們
包括他眼前所看到的,以及站在這裡看不到的。
超過上千多號人,正為這臺機器而服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