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響辦公室門的,是一位約莫三十出頭的男人,模樣看起來有些瘦高。
根據他本人的自我介紹,他的名字叫何明軒,是能源局一把手呂局長的秘書。
以前去上京的時候,陸舟倒是見過他一面,只是沒說過話罷了。
雖然不知道能源局那邊找自己有什麼事,但陸舟還是很客氣的邀請他進來坐下。
坐在了許校長的旁邊,也就是陸舟的對面,何明軒語氣誠懇的說道:“我原本是去鐘山國際那邊拜訪您的,結果您不在那裡。情況太突然,冒昧前來打擾,實在是抱歉了。”
“沒事,不用這麼客氣,反正我這兩天也在放假,不是很忙。”看著坐在對面的何秘書,陸舟開口說道,“而且我也想知道,是什麼事情讓你這麼著急?”
注意到了何秘書的視線,許校長笑了笑,心領神會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看來二位有要事要聊,那我就不在這裡打擾了。”
他自己也曾經多次參與過國家重大科研專案,這其中不乏關於資訊保安領域的敏感課題。什麼東西聽聽無所謂,什麼東西不該聽,他還是能分得清的。
說完,老先生便站了起來,讓出了自己的辦公室,向門外走去。
看著辦公室的門關上,何秘書深呼吸了一口氣,換上了嚴肅的表情,開門見山地說道:“美國正在打算將我們踢出ITER。”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勁爆訊息,陸舟微微愣了下,皺眉道:“……訊息可靠嗎?”
何秘書點了點頭:“訊息的可信度在九成以上,事實上,他們已經有這麼做的苗頭了。”
聽到這裡,陸舟的眉宇間不禁浮現了一絲凝重之色。
對於他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
雖然STAR2專案和華國原本的CFTER專案差不多,並不隸屬於ITER計劃,但各國的研究機構或多或少都是從ITER這口大鍋飯中受益的。
如果華國退出ITER計劃,不但意味著先前支付的上百億“准入費”和後續的投資都打了水漂,國內可控核聚變研究所以ITER為名目與國外研究所展開的訪問交流基本上也都會因此而中斷。
除了研究上的損失之外,由華國企業負責的價值數十億的訂單,也將面臨著被其它成員國取代的風險。
外交上的事情他不是很懂,但單從科研角度來講,這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
陸舟皺眉道:“……美國有什麼理由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