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點名,確定派往金陵那邊的工作小組的人選了。
可控核聚變……
看著老總手中的那份名單,蘇亦文的心中一片火熱。
總覺得……
他這輩子,怕是有機會見證歷史了。
……
高層回覆的速度,比陸舟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在寄出那封信的第三天,他便收到了長老的回信。
而回信中只有三個字——
【沒問題。】
俗話說字越少,資訊量越大。
在收到這封回信的同時,陸舟也切實體會到了這一點。
首先到位的是430億元的研究經費。
原本被他花的所剩無幾的研究經費,再次充盈了起來。
另一方面,到位的不只是研究經費,相關的政策支援也一併到位了。
隨著由中央最高層簽署的行政檔案下達,可控聚變示範堆專案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迅速上馬。
在徵詢了陸舟本人的建議之後,這臺尚且停留在計劃書上的聚變堆,被正式定名為“STAR2”裝置。
專案的主要負責單位自然是STAR仿星器研究所,而主要承建單位,則是華國核電領域的龍頭企業——華國核工業集團。
從核電技術的開發到核電站的設計,再到核燃料的生產和供應,這家由國家出資設立,經長老院批准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企業,在核電相關工程上擁有著豐富的經驗。
至於合作單位則是五花八門,包括兩桶油、國家電網以及其它國有或國資控股企業在內,總數超過了一百多家。
這其中有出錢的,也有出人的,也有出人出錢又出力的。
總之,研究之外的一切麻煩,有關部門都已經替他擺平了。
他所需要考慮的,僅僅只是如何實現這項工程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