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STAR仿星器裝置徹底引爆了關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熱度,以及令整個等離子體物理學界都為之震動的同時,偏安於波羅的海一角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市,還是是一如既往的平靜著。
坐落在這座小城郊區的螺旋石7X實驗室,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們普通的上下班,普通的完成著自己手邊的工作,普通的在午休時間一邊喝著咖啡一邊閒談……
然而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點沉悶的表情。
就在幾天前,刊登在《科學》上的那篇論文,徹底粉碎了他們的驕傲。
一直以來,在仿星器的研究上,他們都走在世界的前面。
即便是開闢仿星器這條技術路線普林斯頓PPPL實驗室,對於仿星器的研究,也不可能比他們更有發言權。
然而這種優勢,就在幾天前,卻是被徹底改變了。
位於華國金陵市的STAR裝置,成功實現了對1億度高溫等離子體的1小時約束。
毫不誇張的說,這項技術的突破,不但將他們甩開了一大截,更是已經站在了終點線的旁邊。
最令人沮喪的是,他們甚至搞不清楚,那臺STAR裝置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看著手中的論文,克雷伯的臉上寫滿了凝重的神色。
論文他已經反反覆覆看了十幾遍。
然而無論是第幾次看,在看到了那幾個刺眼的資料時,他的心中都忍不住被這篇論文背後所蘊含的事實所震撼。
站在他旁邊的助手普萊斯深呼吸了一口氣,忍不住開口說道。
“難以置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克雷伯教授搖了搖頭,將手中的論文放在了桌子上:“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話,我們現在也不會這麼被動了。”
身為螺旋石7X實驗室的負責人,他承擔的壓力是一般研究員所不能想象的。
畢竟在說服馬普學會和亥姆霍茲聯合會,促成EGA裝置的技術交換協議的人,正是他本人。
雖說責任並非全在他身上,但他當時可是一再保證過,EGA裝置在各方面的技術上都已經落後螺旋石7X至少兩代……
而現在看來,即便他依然堅信著這一點,估計也不會有多少人信了。
普萊斯突發奇想,壓低了聲音說道:“會不會是……造假?”
克雷伯搖了搖頭:“資料本身沒有任何問題,造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普萊斯小聲提醒道:“可是那個陸教授是數學家……”
他真正想說的是,這種菲爾茲獎級別的大佬想在資料上造假,就算真造了別人多半也看不出來。
然而克雷伯繼續搖了搖頭,認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