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第343章 登刊《JACS》!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3章 登刊《JACS》! (1 / 3)

六月份,化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

或者也可以說是兩件。

在最新一期的《JACS》上,刊登了兩篇重量級的論文。

尤其是由斯坦利教授的研究團段撰寫的《一種籠狀碳分子與硫單質複合正極材料》,不只是在材料學界,在整個新能源領域都掀起了一場地震。

早在一個月前,專利號下來之後,賓漢頓大學的材料學實驗室就放出了相關的訊息,現在材料學和工業界總算是看到了這篇論文的真容。

雖然對於斯坦利教授是否真正解決了鋰硫電池這項技術存在疑慮,但是學術界普遍持有樂觀的觀點。

畢竟斯坦利教授本身就是鋰電領域的大牛,再加上有著埃克森美孚的支援,論文的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

不少研究機構,已經開始對實驗結果進行重複實驗。

也許用不了多久,鋰硫電池就會走出實驗室,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

至於另一篇重量級的論文,則是充滿爭議的《電化學介面結構的理論模型》。

在此之前,理論化學界沒有一個完善的理論模型,可以對發生在“介面”上的各種電化學過程的微觀實質進行透徹的闡明。

如果這個理論模型被證明是有效的,將有助於推動整個理論化學界對電化學介面結構的研究。

然而,這個理論實在是太過於新穎,甚至可以說相當的超前。

也正是因此,這篇論文的登刊,在理論化學界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因為克拉福德數學獎和亞當斯化學獎的份量,《JACS》絕對不會如此輕易地過稿,審稿人和學術編輯也確實一度拿不定主意。

雖然數學的命題可以透過邏輯上的自洽判斷真假,但數學領域之外的研究,尤其是涉及到應用層面,卻不能簡單地將“邏輯是否自洽”作為判斷命題真假的主要原因。

而且最難辦的是,也沒有幾個人能從數學的角度,分析陸舟的數學模型在邏輯上是否自洽。

在理論化學界找到一個精通數學的學者或許不難,但想要在化學界找到一個克拉福德獎級別的數學家,就相當困難了。

至於透過事實的論據進行檢驗,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難度依然不小。

畢竟超算這東西,不是什麼實驗室都折騰的得起的。尤其是專門做分子動力學模擬的超算,哪怕是租金都不便宜。

“Anton”之所以能稱霸計算化學界的江湖這麼多年,還不是因為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

不過,考慮到陸舟在數學界和材料學界的影響力,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檢驗這個理論是否可靠。

這其中有理論化學方向的學者,也有應用數學方面的學者。

據傳言,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MPG),已經成立了一個跨學科的課題小組,聚集了幾位在數學、化學、凝聚態物理方向的學者,對陸舟提出的這個理論模型進行檢驗。

或許用不了多久,一切便能水落石出。

但現在看起來,爭議還得持續那麼一會兒。

不過相比起外界的議論紛紛,處在漩渦中心的陸舟本人,則是淡定的多,甚至還在不慌不忙地做著下一個實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