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中文網—﹃ 值得收藏的網路小說閱讀網
元旦後的第二個星期,發生了兩件大事兒。
著名學術期刊科學按照慣例,評選了去年,也就是2016年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進展。
作為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引力波的發現毫無懸念地奪下了榜首。
如果說電磁波望遠鏡是人類的眼睛,那麼引力波探測器就像人類的耳朵,從此以後人類終於能夠傾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排在第二的是辛西婭3.0,相比起轟動世界的引力波來說,大多數人可能連這玩意兒是什麼都不知道,但這卻是人類真正意義上距離成為上帝最近的一次。
擁有473個基因的它,包含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最少數量基因,與此同時,這是目前人類能夠製造的最簡單的生命體。
&ns薄膜,毫無爭議地登榜。
對於已經許多年沒有出現過“重大突破”的材料學界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相當出彩的成果。與此同時,入選的還有“化學元素週期表第七行被填滿”,今年的化學界可謂是意氣風發。
同時登榜的還有谷歌的阿爾法狗,由蒙特卡洛決策樹演算法與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相結合構建的最終學習系統,使其成為了人工智慧領域當之無愧的集大成者。
以及空間探索技術的突破,人類撒向太空的種子,正在逐漸萌發……
這些研究成果的排名不分先後,畢竟不同領域的成果沒法橫向對比。
不過名義上是這麼說的,但實際上每年科學給出的榜單在排序上,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期刊編輯的主觀意見。
根據科學給出的榜單,網上不少人都在猜測,憑藉這項傑出的研究成果,陸舟或將有希望成為繼約翰波普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數學家。
當然,這僅僅只是外行人的觀點。
畢竟科學的觀點僅僅代表科學,並不能代表整個科學界。
諾貝爾獎針對應用領域傑出成果的遴選,有著相當嚴格的評判標準。作為應用領域的傑出成果,改性pdms材料註定無法像引力波一樣,在成果確認的次年,立刻被授予諾貝爾獎的榮譽。
一項應用技術是否稱得上偉大,需要時間去檢驗。
不過就像“人造生命之父”、著名的科學狂人克萊格文特爾一樣,如果有一天諾貝爾委員會真地將化學獎的獎牌授予給陸舟,也不會有任何人覺得意外。
畢竟鋰枝晶的問題,確實困擾了整個材料學界數十年。
至於另一件發生在年初的大事,則是川譜在白宮發表就職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