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國內大學GPA水,其實看了幾份簡歷陸舟才頭疼地發現,烏比岡湖的湖水早就已經淹沒了美國的校園。
最誇張的一次,他連著翻了十張簡歷,沒有一張簡歷的GPA是低於3.7(4.0分制)的,課程評級無一例外竟然全在A以上!
要是放到國內,4.0分制的大學,績點能上3.5,那都是妥妥的學霸了。
即便考慮到學渣可能不敢報考普林斯頓,這些簡歷也實在是漂亮過頭了點。
這就像通貨膨脹一樣,如果高分成了普遍現象,那麼高分就不再具有參考價值了……
既然紙面成績做不了參考,陸舟也只能看其他履歷了。
有論文經驗的學生優先,有科研經歷的優先,再然後便是看推薦信,看學生的自我評價……社會實踐能力和運動獎項反而是其次的,或許別的教授看中這些,但陸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最終,經過了一番斟酌,他留下了十份簡歷,都是各方面素質不錯的人才。
尤其最讓他滿意的是,來自伯克利分校的薇拉·普尤伊。
一個IMO金牌的份量,放在任何一個大學都是值得重點培養的人才。而且在伯克利分校的一面之緣,也讓他對這個勤學好問的小姑娘很有好感。
只不過令陸舟詫異地是,他沒想到她這麼小的年齡都已經本科畢業了。哪怕是考慮提前畢業這種情況,在這個年齡完成本科學業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難道又是一個陶哲軒型的天才?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她的三封推薦信中,正好就有在加州大學任教的陶哲軒教授。
總之,陸舟將這份簡歷留了下來。
因為是第一批招生,這一批陸舟打算招三名碩士,往後每屆看情況再考慮要不要招一個或者不招。實驗室裡每個人的進度不一樣,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其中一個名額已經給了IMO金牌和獨自發表過一作論文的薇拉,那麼剩下的兩個名額,就必須在九份簡歷中選出。
為了防止小彤在旁邊搗亂,陸舟將所有的面試都安排在了上午。
對於剛剛高考完的人來說,是沒有上午這種東西的。
早起?
不存在的。
第一輪面試主要針對來自華國區的簡歷,無論如何他會帶一個華國留學生。其實如果可以的話,他更想把這個名額給學弟學妹們,但很遺憾今年時間太不趕巧,錯過了公派留學的時間,金大那邊報普林斯頓數學系的人本來就少,也只能等明年春季入學再說了。
開啟了skype,陸舟開始了第一場面試。
第一位面試者,按照預約的時間,準時接通了影片請求。
出現在影片對面的,是一位剪著斜劉海的小姐姐,戴著圓框眼鏡,模樣清秀標緻,氣質很有知性的感覺……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
陸舟掃了眼簡歷,清了清嗓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