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99%獲獎機率的熱門候選,找一個獲獎機率80%的競爭者當導師,有毛病啊!
……
陸舟原本是打算聽幾堂課,多打聽打聽再選擇自己的導師。結果他遠遠低估了一位年僅2歲的柯爾獎得主以及菲獎熱門候選,對於普林斯頓的教授是多麼的“誘人”。
不知道從哪寄來的咖啡會的邀請和學術交流的邀請函已經不算什麼了,在飲食俱樂部(eatinglubs吃飯的時候,某位年輕的女助教主動向他搭訕,然後不到十句話便聊到了導師的問題,並不斷暗示他自己的導師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過分的是羅師兄,明明最開始向他推薦了那麼多人,結果第二天晚飯的時候便一改此前的口風,開始猛吹愛德華·威滕教授。後來可能吹的太厲害,被坐在旁邊某個搞凝聚態物理的墨西哥小哥吐槽了一句“就那個娘娘腔?”,兩人差點因為這事兒當場翻臉。
套路,全都是套路。
頭疼之餘,陸舟知道自己必須得儘快做出選擇了。
去拿騷堂要了一博士生導師的名冊,陸舟對著名冊仔細研究了一個小時,最終選擇了德利涅教授,作為第一場面試的目標。
至於為什麼,理由很簡單。
代數幾何是研究解析數論的重要工具,但這一塊是陸舟的短板。以前他一直想找格羅滕迪克的原稿研究下,但當他從向院士那裡搞到了電子檔之後,卻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法語。
德利涅教授是格羅滕迪克的學生,格羅滕迪克學派的領軍人之一。而且單論獲得的獎項,數學史上只有兩個人囊括了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克拉福德獎三項大獎,其中一人是邱成桐,另一位便是德利涅。
以德利涅教授的學識,一定能學到不少東西。
預約了面試之後,陸舟本以為這位以嚴謹和嚴格出名的老教授會對他進行一番考驗,哪怕是形式上的。結果沒想到德利涅只是看了眼他的材料,便宣佈了他透過了面試。
從辦公桌後面的椅子上站了起來,德利涅一邊從衣架上取下了他那件灰色的大風衣和帽子,一邊說道。
“歡迎你加入普林斯頓的大家庭,我現在去幫你辦理相關的手續。”
“我的課題組以研究‘標準猜想’為主,當然,我對於你沒有硬性要求,不會約束你的發展。根據我的觀察,你是個擅長獨立研究的學者。但如果你願意加入我的課題,我很歡迎。如果你不感興趣,也可以像其他博士生那樣,完成我給你的任務,同時準備你的畢業論文,一樣可以拿到你的博士學位。”
說到這裡,德利涅停頓了片刻,看著陸舟繼續說道。..
“當然,我對於你的期望和要求,比別人要高。你的畢業論文,至少得符合《數學年刊》的標準。如果一切順利,也許明年你就能拿到你的博士學位。但如果你對自己太鬆懈,浪費了自己的天賦,也許永遠也拿不到。”
陸舟:“我明白了……關於您的建議,我想再考慮下。”
德利涅點頭道:“嗯……沒事兒,我能理解,但最好快一點。儘量在三天之內給我答覆,我不想為一件事等太久。”
陸舟:“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