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矇矇亮。
不知何時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的陸舟,揉了揉眼睛,活動了下僵硬的胳膊,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然後,他站起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地走到了數碼顯微鏡前,檢查了顯微鏡下的樣品。
沒有爆炸,也沒有冒煙。
看到樣品完好無損,陸舟心中一喜,緊接著又看向了旁邊的電腦,將拍攝的照片像翻幻燈片一樣快速過了一遍。
“成了!”
拳頭捏緊,他差點沒忍住歡撥出來。
從昨天下午到現在,他一共做了四組充放電迴圈,沒有一次出現鋰枝晶!
飛向負極的鋰離子並沒有形成白色樹杈,而是在PDMS材料的下方,沉積出一層苔蘚狀的褶皺,並一層一層向上疊加。
從BK6808可充電電池性測試儀上的資料來看,非但沒有鋰枝晶形成,就連庫倫效率也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效果好的讓陸舟意外。
他原本以為至少也得將PDMS材料和那些碳奈米小球結合起來,才能徹底解決鋰枝晶問題。結果沒想到,就算是把PDMS材料單獨拉出來,也效果好到驚人。
至於那些碳奈米小球的作用,陸舟維持了先前的猜測,除了加速鋰離子的析出速度之外,大概是用來“捋平”PDMS材料下方的褶皺用的。
至於那些苔蘚狀的“褶皺”,對電池效能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但至少比致命的鋰枝晶好太多了!
少了那些小球,隨著電池不斷充放電,褶皺現象的加劇,雖然不至於刺穿鋰枝晶,但庫倫迴圈效率肯定會有所下降,使得電池的使用壽命降低。
也許對於高階文明來說,這點瑕疵是不容接受的,但對於地球上的任意一家公司來說,這點瑕疵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在安全性保障的前提下,不下降電池的使用壽命,盡一切可能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才是行業的最大追求!
就好像別人的手機充滿電能刷一個星期的圍脖,打一個星期的遊戲,而你的手機充滿電玩不到半天就紅血了,市場競爭力高下立判。
當然了,這個比較或許有些誇張,影響電池效能的要素有很多,具體的續航能力還得看電池以及控制電池的晶片等等元件具體怎麼設計,而這一部分是陸舟難以插手的。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個新型的負極材料,將為整個行業提供無窮的想象力!
無論是市面上廣泛應用的硼酸鋰電池還是錳鈷酸鋰電池,負極都是以石墨為主。至於還躺在實驗室中的鋰硫電池,更是跪在鋰枝晶爸爸的腳底下唱征服。
所以,陸舟很清楚,自己這大半個月來做出的成果,意味著什麼。
深呼吸了一口氣,他閉上雙眼,默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