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先投個500萬試試吧。”
這句話說的雲淡風輕,就好像不是花五百萬投了家公司,而是花五百塊買了輛腳踏車一樣。
陸舟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任性的投資人。
不看BP,也不看PPT,甚至連商業模式都不問一句,張口便是五百萬砸進去,還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
楊女士教他的那些東西,完全沒有派上用場。
貧窮再一次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這位劉萬山也是為雷厲風行的人,連一天的時間都懶得等。只見他很隨意地招了招手,示意他的秘書過來,帶著陸舟去酒店經理辦公室借了臺電腦和印表機,當場就把融資的意向書給弄了出來。
這種合同都是有模板的,只要照著模板修改下關鍵的地方就可以了。
根據陸舟與劉董達成的協議,中山新材將向校園助手融資五百萬RMB,獲得校園助手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當然了,這五百萬是不可能一次性到賬的。
按照一般的融資慣例,雙方會先簽訂一份股權轉讓協議,然後中山新材會將第一批五十萬款項打到校園助手的賬戶上,並且每個月月初支付五十萬,分十次付清。
這種分次打款的融資方式,主要是為了保障投資人的權益,防止創業者濫用投資款項或者由於極端行為招惹法律問題。
不過相對的,如果投資方在未來某天拒絕履行融資協議,拖延打款超過一個月,也就是發生了所謂的“撤資”,投資方持有的股權也會被收回,至於已經投資的那些錢,收不收的回來全看創業公司的節操和有沒有那個支付能力。
當然了,一般來說都是不會有的。
今晚簽訂的是意向書,至於股權變更和融資的具體協議,會在3日內完成,到時候中山新材會派人去學校裡籤合同。
價值500萬的投資意向書,就這麼簽好了。
陸舟算了下,前前後後加起來,還不過一小時……
因為轉賬走的是vip通道,他很快收到了工行的匯款簡訊。
一共五十萬元整。
圓珠筆放在桌上,架不住心中的困惑,陸舟終於忍不住問:“您不打算看下我們的商業計劃書嗎?”
劉萬山哈哈笑了笑,擺擺手:“看那玩意兒有啥用?BP?PPT?那都是些糊弄人的玩意兒,怎麼好看怎麼做,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我還不清楚?再好的專案擱廢物手上也得辦黃,我這人不投資專案,只投資人。我覺得你像是個人才,有投資的價值,當然了,也不排除我看走眼了。不過這些都無所謂,就算投錯了,大不了到時候撤資嘛,還能虧得了我一輛車?”
聽完這位大佬如此任性的回答,陸舟一時間竟是無言以對。
或許,這就是有錢人的“嘴臉”?
想到吳胖子和袁立偉為那兩百萬的事兒前前後後跑了半個月,都沒有投資機構看好他們的專案,甚至當著他們的面將BP扔進垃圾桶。而到了自己這邊,不過是隨便聊了幾句,五百萬就已經定了下來……
一時間,陸舟的心裡還真是有些說不出的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