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寶低頭親了親她的臉,將她擁入懷裡,“沐雪,我以我性命起誓,此生絕不讓你再陷入那般境地,你,你可願,可願,給我一個..”,
寧小寶結巴著沒說完,蘇沐雪早已哭倒在她懷裡,舊情已不堪回首,每一步皆是心酸。
寧子沐打起簾子進來時,就看到蘇沐雪躺在寧小寶腿上,闔眼睡著,寧小寶把手指豎在唇上,示意她輕聲些,寧子沐笑,戳了下寧小寶的額頭,“丫頭,有點本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寧小寶拿眼睛瞪她,輕手輕腳地替蘇沐雪擦掉臉上未乾的淚水,輕嘆了一口氣,她就不應該帶蘇沐雪到灃州這個觸景傷情的地方來。
顧青笙到灃州後,受到百姓的熱情款待,當年是他召集百姓開鑿引水,打豎井、暗渠、明渠,將地下水引導而出,澆灌農田,才減輕天旱造成的饑荒。
灃州的知府是個年紀尚輕的官員,一臉書生氣,他親自來迎接顧青笙,並領著巡視著,“多虧顧先生當年為灃州造福,這幾年,本官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常率人修葺、改善”,
“宋知府言重,如此看來,再有天旱,灃州足可應付了”,顧青笙說道,灃州所處地勢,雨量偏小,慶幸新上任的宋知府對這水利工程有遠見,若是目光短淺的人,不願花費人力、物力,恐怕,灃州會毀於天旱或澇災。
一邊跟宋知府閒聊著,顧青笙掃了眼蘇沐雪,落在後面,雙眼通紅,正待開口,就見寧小寶上前,握住她的手,低聲跟她說話,顧青笙莞爾,跟寧子沐視線對視了眼,這才開口道,“任人唯賢,宋知府是灃州之福”,
“早就聽聞顧先生才識、品行過人,果真聞名不如見面”,宋知府客氣笑道,他與顧青笙相談甚歡,對一行人更是禮數有加,在酒樓雅間備了午膳。
“宋知府為官平易近人,知民間疾苦”,端若華讚賞道,“謝夫人讚賞”,宋知府不因眼前是女子而輕慢,反而很有禮地謝道,端若華點頭,也不再說話,宋知府側臉給顧青笙斟酒,道,“本
官小小知府,能率百姓抵禦旱災,可朝廷動盪,卻難保天下安平啊”,
顧青笙手一頓,不動聲色道,“新皇登基後,國泰安康,何來動盪之說?”,宋知府飲了一杯酒,臉色發紅,四顧左右,方嘆氣道,
“顧先生有所不知,據京城傳來訊息,說是皇上已多日不曾上朝,朝中老臣與蘇皇后和二皇子私下互通,聽聞,前兩日,已將二皇子和蘇皇后從囚殿裡放出來了”,
顧青笙神色不變,隻眼裡驚訝,望向端後,亦是驚疑之色顯在眼底,寧小寶探手握住險些被蘇沐雪碰到的酒杯,眉頭皺成川字,
宋知府重重嘆氣道,“顧先生非朝廷的人,更是磊落大方,宋某願以心交之為友,才敢說出這些話,也不知皇上是身染重疾還是遭了奸人的暗算,只是如今看來,凶多吉少,恐怕是..”,
“宋大人此言當真?!”,蘇沐雪脫口而出道,她語速又急又厲,“此事關乎重大,宋大人可有打探虛實”,
或是被蘇沐雪的氣勢震懾,宋知府慌不迭苦笑道,“此事只是前些日子,本官聽聞京中探訪的同袍講來,真假一事宋某不敢擔保,也請諸位緘口不提,否則本官這頂烏紗帽可就不保了”,
“宋大人性情秉直,我等自不會犯口舌之事”,顧青笙笑道,寬了宋知府的心,只是眼底卻是肅然。
送走宋知府後,蘇沐雪站起身來,挽住包裹,說道,“我要立刻趕回京城去”,“沐雪”,寧小寶拉住她,“僅憑宋知府的話就貿然而去,小心有詐,恐怕中計”,
蘇沐雪堅定地搖頭,“不,我不會拿她的性命做賭注的”,“你不許去”,寧小寶拉住她的胳膊,神情嚴肅,“小寶,你放開我”,蘇沐雪作勢甩她的手,寧小寶拽著不松,
“別鬧了,小寶說的有理,此事應從長計議”,端若華說道,“池羽若是身處險境,我們不會坐視不管的”,顧青笙摁住寧小寶的手,示意她鬆手,
寧小寶憋紅了眼,死死咬著牙,看了眼蘇沐雪,才鬆開手來,轉過身不說話。
喜歡宮殤紅顏請大家收藏:()宮殤紅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