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費茲傑拉德曾經說過:你學過的每一樣東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
林夕曾經很贊同這句話,卻沒有怎樣深入地瞭解這句話的內涵。
直到覺醒那三百八十九世的苦難,林夕才知道,自己這一生擁有著怎樣璀璨的瑰寶。
童年時期,她有一個想要保護的人,因為這個人的存在,她將自己武裝到牙齒,用堅強作為盾甲。也因為那個人的存在,她變得無所畏懼,堅毅果敢。因為心中有著無論如何都想要好好呵護的微弱燭光,她才能牽著葉青的手逃出那個噩夢一般的地窖。如果不是葉青,她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勇敢”,因為她從小到大,父母也好,老師也好,所有人給她的教誨都是“保住命最重要”。
被搶劫沒關系,被綁架了也不要嘗試逃跑,甚至被強暴也不要掙紮,不要反抗,因為那會激怒比你強大的人,只要能活下去,怎樣都好。
林夕從小就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如果沒有葉青,她大概也會這樣聽話,平平凡凡地長大。但是因為她的人生中出現了一線的明光,所以她無法容忍自己討厭的黑暗降臨在那個孩子的身上,無法接受那些自己可以“忍住”的事情玷汙自己鐘愛的光芒。因為無法容忍,所以她學會了反抗,也學會了勇敢。
為了那抹光,哪怕明知是在自取滅亡,也沒有關繫了。
之後葉青的“死亡”給林夕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心理創傷,但是那種想要保護一個人的心情,卻被她用身體的本能牢牢的記住,再也無法遺忘。
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因為悲傷而帶來的“自我厭棄”,以及——不斷尋求更高自我境界的“愛”。
在成長的過程中,林夕因為憎惡自己,而不斷追求那些光明美好的事物。她學習了很多東西,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她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只因為跨過那些,她的信念就會崩塌;她堅持做一個“善良”的人,因為她在童年時期,就明白了什麼是“光明”,什麼是“黑暗”。
這些,都是因為葉青。
她曾經說過,林夕可以死,但林夕的信念卻不能崩塌——因為那些東西碎了,林夕就不再是林夕了。
不管別人怎麼看待她,林夕始終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因為很幸運地在童年裡遇上了這樣的一個人,所以她才會在落入絕境中的第一瞬間選擇了逃跑和反抗,而不是自暴自棄和腿軟。她與葉青在那個可怕的孤兒院中重逢,治癒了心裡那一道橫亙了十數年的傷疤。之後她在奔向絕望的路上,又那麼湊巧地遇見了葉青,遇見了需要她仰望的人。於是她那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前路上多出了一盞燈,引領著她一路向前,從不動搖。
這些,是林夕在切身經歷過三百八十九世之後,才明白的道理。
她經歷的所有苦難,那些因為葉青而帶來的一次次死亡,雖然不被他人所羨慕,但是那些都是切切實實地塑造了“林夕”這個人格的存在。
在其他世界中,林夕的前世們都沒能好運氣地遇上這樣的一個人,他們的性格各異,或是溫柔或是軟弱,或是偏激或是瘋狂,不是過於綿軟便是過於極端,最後的結局也逃不過被人性之惡殘害的下場。因為他們的生命裡沒有“葉青”,所以身為“林夕”這個人該有的華彩璀璨,都消失不見了。
所以,林夕才說“我也沒想到”——她是真的沒想到,人生缺失了葉青這麼一角,她就會變成那般面目全非的模樣。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