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說的一點沒錯。
如果單貶吳寧一人,那還沒什麼可說的,畢竟他這幾年風頭太過,依武則天的馭人之道,確實要打壓一二。
可是,如果是吳寧再加上他身邊的這些人,那就值得玩味了。
有老一代能臣良士,也有下一代的可造之材。
有李家人,更有武家人,連相伴左右的一眾女人身份都耐人尋味。
毫不誇張地說,說這是老太太在為儲君準備的新潮班底,都不為過。
唯一有待商榷的,可能就是沒人知道,武則天為什麼要把吳寧貶為庶民,一擼到底。
如果真是為了培植新帝,歷練能力,外放出京磨礪幾年也就算了。卻為什麼要留在京中,成了長安庶民?
好吧,這也正是朝中有心之人,沒往培植儲君這方面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在是沒有這麼幹的。
但,李隆基偏偏就往這方面去想了。
他深知,老太太這一生,贏就贏在從不按常理出牌。更不能以常理度之,發起狠來,誰也不知道她能幹出什麼事來。
“父王,不得不防啊!!”
李旦默然無語。
說實話,武則天對穆子究,也就是吳寧,貶而不殺本就讓人覺得蹊蹺。讓兒子這麼一說,李旦心裡還真沒底。
沉吟良久,“不至如此吧?太子剛剛立為儲君不久,陛下就算要換,也沒這麼快吧?”
李隆基冷笑,“如果...這個太子本來就是個幌子呢?”
“這......”
李旦皺眉,“可是,為什麼偏偏是吳寧?李武兩家能者甚多,為什麼偏偏是他?”
李旦的不解不是沒有道理,細算下來,武家有武承嗣、武三思,都是老太太扶植了幾十年的後輩。
而李家這邊更不用說,若論長幼,有李賢、李顯。論能力,孫子輩的有魏王府的李重潤、李重茂。
他李旦膝下亦有李成器和李隆基,都是良選。
怎麼就偏偏相中一個養在外面的皇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