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聽起來確實有些駭人。
要知道,現在的大周可是不同以往,不但連年風調雨順,而且商貿發達。
境內可謂是各國商人云集,各種物資供應充足。
在這樣的太平盛世之下,說有“大荒”將至,還真沒人相信。
但是,由不得你不信,吳寧所說的“大荒”,真的來了。
而且,來得有些讓人措手不及。
......
任誰也想不通,長安怎麼就突然陷入了物資匱乏的窘境,更不要說明白其中癥結,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局面。
且現今,也沒有時間給朝廷究其根本。
武承嗣剛坐穩這個太子之位,哪裡會容許這樣的危局來給他平添亂數?
急令各州,嚴查囤積居奇的惡商,並敦促商戶向長安運送物資,以解缺市之危。
沒錯,在武承嗣看來,今年春夏兩奏,大週上下,幾乎沒有旱澇之災,亦無山崩地陷之難,甚至連蟲害也沒有。
天官更是預言,今年乃是十年不遇的大豐之年,不可能出現長安現在的局面。
既然如此,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局面,就只剩下一種可能,那就是:有惡商奸富囤積居奇,以謀暴利!
這還了得?太子殿下當然要嚴查徹辦,向天下彰顯其治國之能。
旨意發下去之後,武承嗣也就安心不少,朝官們亦是安心不少,畢竟沒災沒難的,只要朝廷的力度和決心到位了,那解決長安之危,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就在所有人放下戒心,連狄仁傑、岑長倩這種持重老臣都覺得武承嗣處理得當的當口,卻是戶部侍郎穆子究顯得有點過於緊張了。
依舊是憂心重重,連日上奏,言朝廷上下不可掉以輕心。
而且,穆子究更反常的是,居然建議武承嗣不要嚴查囤積之舉。
弄得大夥兒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哪來的擔心。
武承嗣甚至都懷疑,這各地商戶囤積物資,就是出自長路鏢局的手筆。
要知道,長寧郡王那個老丈人秦文遠,還有和他關係匪淺的巴州李客、襄州孟家,那可都是大商之家。
他們要是幹出點擾亂民生、哄抬市價的勾當,也是一點都不奇怪。
這樣的言論一出,吳寧的處境一下變的尷尬起來。以至於他的苦心上諫,已經沒人信以為真了。
所有人都當他是幫著商人謀利,說什麼都沒人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