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吳寧還鬧騰了鬧騰,李賢可是真正的出去溜個彎兒就回來了。真正的啥也沒幹,就得了封賞。
而且,這個封賞還極是耐人尋味。
他從魏王改成了晉王,領京畿府尹。
這就值得玩味了,魏王雖說也是一字王,而且在眾多一字王中地位很高。但是,這麼說吧,太宗的兒子之中李泰,就是魏王。
之前老太太說過,李賢與李泰何其相像,已經表明了武則天對李賢的評價。
封其魏王,也有些深意。
但是,晉王
李賢的老子李治,登基之前,就是晉王。
這會不會是武則天的一種暗示?畢竟武承嗣的太子之位遲遲未定,顯然老太太還在猶豫。
更何況,京畿府尹之職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可能。
種種跡象表明,武則天要傳位李賢。
對此,武承嗣遠在陽關和李瓘做伴,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更不知道這個事兒。
李顯和李旦還好些,一個真傻,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傻,都先後去李賢那裡,與兄長道賀。
要說最難受的,其實是武三思,可謂是無比鬱悶。
鬱悶到,當晉升晉王的旨意傳檄天下之時,武三思把自己關在家裡,喝了一場悶酒。
大醉不起,抓著小兒子武崇訓的手就是不放。
“說!!你是不是早知道,穆子究就是吳寧!?”
“你揹著我,把河州的馬匹都給了他。是不是你早知道,他是吳寧!?”
“他回來幹什麼!?是不是來找你爹報仇的!?”
“哈哈哈哈哈!!!姑母寧可把皇位給李賢,給李家人,也不會想到我武三思。”
“哈哈哈哈!!兒子你說的對,爹註定空忙一場!”
到了最後,已然是語無倫次,人事不醒。
萌公子與其大哥武崇謙,在武三思的床前侍奉了一夜。
這一夜,武三思不停唸叨著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