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吾衛大將軍——李諶!!”
司馬承禎聞罷,心中大叫一聲:漂亮!
都想給武承嗣暗比一個大拇哥,上道啊!
......
————————————
李諶當然是最好的人選嘍。
一來,當年那件齷齪,使得李諶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和武承嗣上了一條船,聽其令而行。
可是武承嗣呢?其實極不待見李諶。
他特麼想極力和當年那件破事扯清關係還來不及呢,還和你連成一氣?
所以,如果這個事兒讓李諶去做,他一定會聽命。
可是,反過來,如果這事兒沒辦好,李諶折在了裡面,武承嗣也不心疼,而且會很高興除了一大隱疾。
說幹就幹,武承嗣當下就派人去與李諶接觸,把事情交代了下去。
李諶那邊一聽,這是好事兒啊,難得豫王殿下想著他啊!
說白了,民勢已成,而且有理有據,就算他在朝堂上先一步叫開了,也是順應民意,順應人心。
朝臣們哪個不看太平一家獨大而眼紅?哪個不想摻一腳?
正苦於無人牽頭兒呢,一定會招來群臣響應,
這使得李諶必然能在拓邊之事上佔得好處之外,還能在群臣心中賺一個好名聲。
唯一不好,就是可能引來女皇不喜。
可是豫王殿下喜歡就行了啊,那可是未來儲君!
而老太太已是遲暮老矣,還能當幾天皇帝?
再說了,就算老太太不高興又能怎樣呢?
法不責眾,大夥兒都反對,您老再強勢也得順應臣心,不能和滿朝文武對著幹吧?
幹了!!
李諶當下決定拼了。
不再遲疑,立時親自執筆,歪歪扭扭、慷慨激昂地上書奏摺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