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從表面上看與以往並無不同。
太平公主這位大唐貴女依舊住在下山坳,甚至連過年都不打算回城。
賀蘭敏之依舊陰陰沉沉地過日子,倒是三五不時地抓住吳寧逼問到底要怎麼查清當年舊案。
而一聽吳寧說,馬上就過年了,怎麼也得讓大夥兒過個好年的敷衍,賀蘭敏之覺得也有道理,再急也不差這麼一個年關。
陳子昂走了。如了吳寧的願,以高堂年邁,子不遠遊為名,辭官回鄉。
不過,吳寧知道,早晚有一天還有再見之期。
所以走之前,吳寧也沒跟他客氣,抓住陳子昂,按在客房裡,整整寫了一天的題壁詩。
這回好,牆上終於沒有假的了。
至於吳寧自己,舊依開著他的小店,舊依給秦家做著賬房。
不過,卻是比從前要勤快了很多。
以前沒有緊迫感,可是現在不同,他要儘可能快地,瞭解這個時代,融入這個時代。
甚至為了這個目標,連以往極為不喜的那本《左氏春秋》都讀的更為認真。
......
————————
轉眼,就到了年關。
今年過年,與往年不同,不單單有一個太平公主要在吳寧家裡過年,下山坳的境遇也比往年強上不知道多少。
一來,幾家客店都掙到了錢,蘿蔔、菘菜也讓全坳子的菜田收穫頗豐,再加上炭窯。
炭窯果如吳寧所料,開始的時候,房州百姓確實不太認可這種分量重,看著少的新炭。
可是,一但有人買回去用過,無不稱讚連連。
口口相傳之下,這冬天只過了不到一半,下山坳的烏竹炭就已經火遍房州了,現在更是隱隱有超過舊炭之勢。
甚至襄州那邊的炭商都已經開始訂購烏竹炭,寧可花個二三百里的運費,也要運回襄樊之地賣個高價了。
老祖君自然是掙得盆滿缽滿。
老頭正算計著,今天過年能給各家分上多少紅利;這麼好的年景,是不是要從城裡購上些豬羊,好讓全坳子過個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