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看著眼前的這群年輕的面孔,這就是《那年夏天》的主要演員,可謂是俊男靚女。
曹嵐站在張宇身邊,看著正在慢慢熟悉彼此的這群男女“你啊,就是一個異類,竟然敢讓一群剛剛走出校園沒有多少演繹經驗的新人來拍攝《那年夏天》,我是該說你膽子大,還是過於自信了呢!”
張宇扭過頭,對曹嵐笑了笑“嵐姐,我們這部電影可是偶像劇,當然要找年輕帥氣漂亮的。”『摸』著下巴的胡茬,張宇打量著這裡面那幾個看起來有些熟悉的演員“我給他們的只是一個機會,最終得到的可能會是天大的收穫。”
這群人大部分都是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剩下的也是跑去橫旦找來的,張宇給他們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能不能抓住卻要看他們自己的努力。
“嵐姐,《那年夏天》拍攝之後,你隨時跟進,他們中表演天賦比較好的隨時簽約下來,很努力的那種也簽下來。”
曹嵐盯著張宇,她當然明白張宇的想法,很努力並不代表表演好,有表演天賦的簽下來,沒什麼“我明白你的想法,但是再努力,也無法進入表演大門的人,你也要簽下來?”
勤能補拙,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在演藝圈更多的是看這個人有沒有領悟力,但張宇卻知道那麼幾個在娛樂圈耕耘多年,憑著勤奮努力走上來的“我們不差錢,萬一培養出來一個奧斯卡影帝呢!”
曹嵐嘲諷的吹了口氣“奧斯卡影帝,你也真敢想,張大少,你這牛皮吹的也太大了。”
奧斯卡的確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塊傷疤,能夠入圍的電影很少,能夠獲獎的更少,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文化差異是最根本的原因,幾千年的歷史,東西方已經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差異,奧斯卡的舉辦地點一直都是好萊塢,是美國人的主戰場。
按照中國某些影視人的話說,奧斯卡就是一場美國人自己制定規則的競賽,屬於美國人的遊戲。
細數中國的電影,真正能夠進入奧斯卡規則的也只有一部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卻在國內反應平平。
如果是其他人,是不敢誇口奧斯卡的,但是張宇卻敢,因為他的身份,盜夢空間,雨果的秘密,雖然張宇對於奧斯卡不關注,但是獲得過奧斯卡的電影還是能夠記得幾部的“吹牛,那可不一定,奧斯卡也不是老美開的,我砸一部二三十億票房的電影出來,他敢不給我。”
曹嵐看著張宇的短髮,微微笑了笑“二三十億,按照你這個揮霍的方法,猴年馬月才能賺到。”
按照現在的電影市場的規模,想要賺到二三十億,至少需要二十部電影,按照一年一部,也需要二十多年的時間,但是誰又能想到中國的電影票房從今年開始將會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著“嵐姐,以現在的電影票房來算,是不科學的,去年的電影總票房是0萬,今年的票房肯定是會超過40億的,去年的增長速度是百分之二十,今年卻會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塊新的銀幕誕生,按照這種速度,在兩年之內,中國的總票房將會超過一百億。”
曹嵐沒有接張宇的話,而是拍了拍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好了,各位,都熟悉的差不多了,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張宇,我們的老總,著名投資人,影視製作人,也是《那年夏天》這部電影的正牌編劇。”
曹嵐將張宇拉到所有人面前“講幾句吧,張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