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什麼叫速戰速決?張梁第二天指揮的幽州之戰就是這樣,在小虞這個黑輪教叛徒的指引下,張梁很快就找到了公孫瓚的藏匿處,直接用法術把公孫瓚的藏匿處轟成了平地,然後趁幽州軍失去首領的時候,讓鮮卑和大漢的軍隊直接發動總攻,一天多的時間就光複了幽州全境,俘虜的幽州兵被押回冀州“改造再教育”,等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會透過嚴格的審核,再重新回到軍隊任職。
入主幽州的朝廷軍隊馬上就開始增兵邊境,用武力威脅扶餘和高句麗兩個小國,小國就是小國,見到大漢數十萬大軍壓境,馬上把分佈在鮮卑邊界的軍隊撤了回來,不需要大漢動手,兩個小國就已經蔫屁了,張梁就不信誰敢動兵,他跟小虞回鮮卑王帳前告訴張寶,如果兩國敢出兵鮮卑,就從後邊打進他們的國土去,不殺個幾十萬人,真不知道我們大漢的兵有多兇殘是吧?
張寶聽到這個命令頓時興奮得差點馬上點齊兵馬就沖進高句麗,要不是他帳下的將領勸阻,恐怕就已經跟高句麗和扶餘打起來了,就算這樣,張寶還每天帶著數萬騎兵在兩國邊界溜達,沒事的時候還跑過去燒幾個村子,搶點牛羊,抓幾個大姑娘回來,弄得兩國國君的神經猶如繃緊的弓弦,時刻不敢放鬆,他們下令只要大漢軍隊不向自己的軍隊進攻,邊境上發生任何事情也絕對不許跟大漢發生沖突。
不提張寶在幽州的“為非作歹”,單說張梁了跟隨小虞前往鮮卑王帳,那裡還有黃屍虎和六名邪修在王帳內保護檀石槐,防止有黑輪教的奸細刺殺檀石槐。
張梁一路上就沒給過小虞好臉色,弄得小虞成天跟七聖女哭天抹淚,一對大眼睛總是腫得像桃子一樣,見到張梁就用可憐兮兮的眼神看他,弄得張梁幹脆連見也不見她一面,只是催促護教軍加緊行軍前往鮮卑王帳。
因為鮮卑王帳已經遷移到了和匈奴草原的交界處,作為抵抗匈奴的前線,這裡聚集了鮮卑各大部落數十萬的兵馬,光是戰馬的數量就讓張梁口水流一地了,這麼多戰馬,而且有計程車兵甚至一人兩馬,甚至一人三馬這樣的搭配,這要是把戰馬給自己,那得裝備出多少的騎兵,橫掃天下指日可待,為了得到鮮卑從戰馬上的支援,張梁知道自己必須幫鮮卑人打贏這次跟匈奴的會戰。
這次張梁是帶著達穆爾汗部落的騎兵部隊一起來的,因為都是騎兵,行進的速度非常的快,不到三天的功夫就找到了鮮卑王帳,達穆爾汗部落的增援受到了檀石槐的熱烈歡迎,只有在戰爭的時候,才能受到兄弟部落的友誼,這是非常讓人開心的,看著檀石槐和達穆爾汗熱情的擁抱在一起,猶如親兄弟一般,張梁雖然是現代人也受不了那份熱情,他可不想跟一身牛羊羶味的粗魯壯漢擁抱呢。
還好張梁的身份尊貴,身為太平道的領袖,檀石槐給予了張梁的禮遇規格甚至比自己還要盛大,其他部落的首領雖然奇怪檀石槐什麼時候開始信奉太平道,但是大王都用最隆重的禮節迎接張梁,他們總不能不給檀石槐面子吧。
所以這次迎接極為隆重,十幾個大部落數十個小部落的首領集體來迎接張梁,讓張梁在虛榮心上大大的滿足了一把。
迎接過後,檀石槐把各部落的首領都叫道自己的王帳之中,大聲宣佈了匈奴跟扶餘還有高句麗針對鮮卑的陰謀,頓時讓這些五大三粗的首領義憤填膺,草原人講話十分豪氣,短短的語言就把首領們的熱血煽動了起來,馬上立誓跟匈奴誓不兩立,不死不休。
最後檀石槐又宣佈了,自己的王帳還有達穆爾汗部落已經集體信奉了太平道,立太平道為國教,這下各部落的首領就吵開了,除了幾個依附於王帳和達穆爾汗的部落,其他各部落對太平道的看法各不一致,但大多數抱著反對的態度,不只是因為鮮卑人各部落組成極其複雜,信奉的宗教也多不勝數。更因為太平道是漢朝的宗教,跟漢人信一個神,這讓一向看不起懦弱漢人的部落首領們無法接受。
一些部落的首領帶來的祭祀和薩滿對張梁更是非常仇視,信奉太平道就是削弱他們在部落中的權威,作為一個宗教的代表人物,怎麼肯和別的教派並存?所以大帳內吵吵嚷嚷的非常亂。
這個時候張梁站了起來高聲道:“各位首領,太平道雖然是在大漢發揚光大,但是太平道的胸懷可以容納任何人的信奉,不管你是什麼民族,也不管你曾經信仰過什麼,只要你虔誠,心中有善念,就可以成為太平道的信徒,不信大家可以問問達穆爾汗首領,他的部落以前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信奉了太平道以後,他的部落又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