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五。
從星球返回之後,現在擺在哥們兒我面前比較重要的就有兩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所有除錯的‘納克薩瑪斯’要塞的最終試航測試(各元件的分項測試已在前不久全部完成),二是之前提交的新戰艦訂單設計初稿的驗收。
所以在利用一天時間安排完‘企業’號和‘秋風之墩’號以及幾艘‘歡呼者’級護衛艦的修理工作以及b1機器人的兵力補充後,我和科塔娜就來到了‘納克薩瑪斯’的第一艦橋,我們將在這裡全程監督這座要塞的試航。
“第一、第二反應列啟動,輸出功率穩定,第三、第四反應堆進入暖機程式。”
……
“全部四組共4座反應堆全部啟動,供能鏈路穩定,無任何異常情況出現。王,看來我們反應堆陣列的設計成功了。”
運用在這裡的反應堆陣列算是一種由我提出,科塔娜負責設計完成的一個小小的創新產物。其就是將幾座撿來的超級反應堆並聯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型的反應堆陣列。當然它就並不是把4座從共和國那裡繳獲來的超級反應堆用電線串到一起那麼簡單,而是利用各種能量閥、輸能導線以及一套異常複雜、用來控制四座反應堆燃料棒反應速率和閥門開關的演算法,將所有的四座超級反應堆轉變成一個提供能量整體的新新產物。到目前為止這套反應堆陣列就只是在計算機上進行過模擬演算和低功耗狀態下的熱機實驗,現在就是首次進行實際測試。
“不,現在只是低功率執行狀態,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的。只有整個陣列滿負荷執行時沒有問題,這套裝置才能算成功。現在測試第二項,看看由三艘‘魯克裡胡克’級並聯起來的推進器組和要塞船體本身會不會有問題。”
“明白,所有推進器組已經啟動,‘納克薩瑪斯’進入低速航行狀態。”
……
“目前要塞飛行姿勢平穩,三座船體間‘硬點’連線狀態良好,‘硬點’四周阻尼器執行狀態良好,所有‘硬點’全都沒有應力產生。”
各位看官們,現在進入的就是測試的第二階段,試航性檢測。這個階段主要是用來測試要塞推進系統、結構穩定度以及反應堆陣列的能量輸出情況。一般來說只要由三艘‘魯克裡胡克’級推進器構成的推進器系統不出現異常,連線三個船體間的‘硬點’不出現崩壞、反應堆陣列不出現供能異樣,那麼這階段的測試就透過了。
“科塔娜,緩慢加大推進器輸出功率至滿負荷並在這個狀態下執行24個小時,開始繞著塞西亞05轉圈吧,讓我們看看全速狀態下這座要塞的表現。”
“明白。”
24小時後…
“時間到,所有推進器皆未出現異常,所有‘硬點’在阻尼器的輔助下都未出現問題,反應堆輸出狀態穩定,測試透過。”
“非常好,現在進入下一階段。撐起要塞的護盾,保持‘納克薩瑪斯’航速不變。炮擊艦隊進入與‘納克薩瑪斯’相對靜止航線、釋放禿鷲機器人,給我狠狠的開火。”
話說,這個專案要測試什麼就不用哥們兒我多廢話了吧?為了測試納克薩瑪斯護盾的強度,哥們兒我就把除了躺在船臺上正在大修的幾艘護衛艦之外所有能用的家當全都拿了出來,甚至就連兩艘正在維修的主力艦都也帶傷參與到了測試裡面。
……
“科塔娜,情況怎麼樣?”
“要塞護盾發生器的回沖速率與護盾損失率基本持平,護盾損失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反應堆陣列供能穩定,‘納克薩瑪斯’的表現不錯。”
“這才到哪兒,現在就只是兩艘‘神意’級、一艘‘魯克裡胡克’級外加一堆護衛艦和小飛機而已,一共才幾門炮啊?我要模擬的是被共和國‘狩獵者’級大兵團圍攻的場景。”
“讓‘企業’號和‘秋分之墩’號釋放質子魚雷,不過先別打齊射,兩艘戰巡先每次各釋放20條,如果護盾沒有打的波動的話再逐次遞增20條。另外,命令炮擊艦隊內所有單位集中一點攻擊‘納克薩瑪斯’,別分散火力。”
“明白。”
30分鐘後...
“護盾降低至80,是否繼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