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開海> 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 (2 / 2)

但在這邊,人們用杉樹皮提煉出一種土黃色的栲膠,用來鞣皮並染色,這也是為什麼印第安人的皮具都是原色。

這種皮也被稱作植鞣皮,很硬很厚。

吳中行在金城越來越得心應手,此時此刻,就算拿國內的知府跟他換,他都不會去。

沒有人會放過能讓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

極短的時間裡,金城縣南北各地立起四座金園、六座木園、三座膠園與三座皮園與四座糧園、兩座瓦園與一座硝園,每座園子就是一座工廠,但根據生產的不同用途起了不同的名字。

金城不但制金錠、銅錠,還生產麵粉、木材、皮具、磚瓦、栲膠、熬硝等多種特產。

在古代很長時間裡,人們都認為硝為中國特產,因為只有中國人會提煉天然生成的硝。

當然到這個時代不一樣了,隨元軍西征,被稱作中國雪的硝石被帶往阿拉伯世界,隨即傳入歐洲,一同帶走的還有農民自鹼土製取硝石的方法。

而鹼土,降雨越少的地方含鹼越多,所以明朝的硝匠多集中西北,所以陳沐能從巖洞中取得硝石。

金城縣東方的南北縱貫的巨大山脈阻隔了西海岸的水氣,山脈東側降雨稀少造成了大片鹼土。

黑雲龍的騎手穿越山脈缺口向東奔走,他們用戰馬踏出道路,在一望無際的鹼土大漠中發現名為休尼人的部落,馬隊首領呼蘭與他們一見如故。

這是一片未經西人禍害的土地,因為除了零星可見的仙人掌外這裡寸草不生。與之相對,休尼人的男子都是好獵手,不會打獵的人都餓死了。

在呼蘭眼中,一個蒙古兵的優秀與否取決於三點,首先他要是個優秀射手、然後是個優秀戰士、最後還要是一名優秀的騎兵。

休尼人已經完成了第一步。

不過吳知縣並不打算讓他就地募兵,金城計程車兵已經狠多了,朝鮮人、女真人、蒙古人、日本人,這些奮武張揚的各族武士隨處可見,比起募兵,吳知縣更在乎的休尼人腳下的鹼土。

當然,大名的到來也帶來了新的技術,堆糞制硝,不過注重民生的吳知縣並未在縣中施用,因為這是肥料,何況西海岸總下雨,效果並不好,產量很低,硝石是不能產量低的。

擁有鹼土提取硝石工藝的中國從來不缺硝石,西北的鹼土、西南的巖洞,是這種技術成就了北洋軍如今的輪射戰法、他們的銃炮齊出。

如果用熬硝匠的說法,說是熬硝千日,不抵將軍一炮;那麼堆糞制硝則是五縣拉一年,硬仗打一天。

都是誇張說法,但取鹼土熬硝比堆糞更好用,只要有合適的鹼土,所以金城縣也在貿易。

吳中行用貨物、食物來與休尼人的獵手換毛皮,在初步建立信任後派人穿過山脈,用車轍與馬蹄踏出屬於明人的硝石之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