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開海> 第十三章 軍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軍法 (1 / 2)

陳沐所言的軍裝改制並未直接選擇近代或現代軍服,那樣的確好看,但不合時宜,宮裡做吉祥物的大漢將軍想怎麼穿都無所謂,但外衛出兵放馬的軍士著裝首要的是防護與實用。

何況大明衣甲本來就很好看。

新軍服同樣有衣甲組成,外衣為半身至大腿的罩衣,腰肋修身,肩部加以稜角,摒除了大袖;褲則自臀腿處向下呈錐形,利於活動,在袖、褲腿處自帶束袖帶與行纏帶。以黃河、長江分為三類,黃河以北面料主厚實防寒,長江以南面料主輕薄透氣。

北兵甲冑陳沐沒有指手畫腳,他只管南軍甲冑,甲裙同樣為兩瓣及小腿,形制有鎖子、扎甲及內建鐵片的棉甲組成,鎖子與扎甲裙內都以花布襯底,棉甲則花布在外,唯一改變的是披掛在身的方式。

現在是以揹帶的形制,前後兩條帶在左右胸口及後背部分為四條,以厚實布墊掛在兩肩。

戚繼光指著圖問道:“這是何意?”

明代戰甲有的時候是有隱喻的,文人喜歡這套東西,武將也跟著喜歡,比方說沒什麼用的袒肩戰袍,寓意文武雙全,明明是個大老粗的陳璘最喜歡那種戰袍。

“過去甲裙披掛以兩條布帶一於右肩一於左肋,再合腰部抱肚來承擔甲裙重量,鎖甲五六斤、扎甲七八斤,這可不輕,戴上一天右肩沉重得很,臨陣駐營幾日,軍士肩膀便舉不動兵刃了。”陳沐笑著對戚繼光解釋,從桌子上紙堆裡找出另一張,輕輕推給戚繼光,兩手在自己肩膀比劃著道:“現在改為這樣,重量由兩肩分擔,一邊三四斤,能輕便許多。”

戚繼光瞪起眼來,啞然失笑,詫異道:“還能這麼算?”

“真的,我這人懶,光從這方面想辦法,戚帥可以試試,一個手抬兵器與兩隻手抬兵器,感受肯定不一樣,肩膀也是如此啊!”

他推過去的第二張圖上,則畫著稍短些的甲裙,堪堪過膝三寸,要比大多甲裙短上兩寸,但為了美觀甲下布裙還是過小腿一半,他說道:“當然我更喜歡這種甲裙,旗軍小腿穿上鐵護頸,便無需甲裙保護,稍短些又能輕上一斤半,兩肩分擔只三斤,能讓軍士舒服許多。”

戚繼光緩緩頷首,他是給戚家軍制定過軍法、軍服、軍禮、旗號的,對陳沐做這些事輕車熟路,聽起來也確實像陳沐說的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好奇地將上裝甲冑也一一看過去。

上身甲還是南洋軍府旗軍的老配置,內鎖甲外胸甲,臂縛的小臂端則直接被束袖帶纏上,圓領胸甲剛好把外衣明代傳統立領露出來。

頭盔的改動較大,正如譚綸所言,如果旗軍的頭髮變短,過去為高聳髮髻而出現的兜鍪就不合用了,邵廷達被一把火燒成光頭後帶上好幾副網巾還是抱怨兜鍪磨得腦殼疼。

陳沐選擇的是將笠盔修改更加低矮,不使用過去高聳的子彈頭形尖頂圓盔,自耳側蓋下甲簾防護後腦脖頸。

最大的改變可能是束帶了,同樣更加寬大的束帶在下巴處分成兩道兜住下巴,比單純的繫帶更加結實——在過去這樣的兜帶也是不能用的,因為明軍有強烈的蓄鬚習慣,還不像普通百姓不留臉頰鬍鬚,但凡人到中年的軍士軍官都是絡腮大鬍子,根本束不住。

唯獨在胸甲正中作為防護脖子的頓項甲片上有一方插槽,便上附圖意思是軍士所屬何地、何營、官職、姓名。

戚繼光沒什麼好說的,他覺得這些東西除了費錢之外都還不錯,精銳的旗軍比銀子重要,能征慣戰之輩,只要國家承受得起,在甲冑上如何花費都是不過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