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松浦隆信也納悶呢,他的倭寇呢?
他數量龐大戰力強悍的倭寇呢?
其實不用找,他的倭寇不是有意拋棄他,只是被嚇到了。
在他們駕著關船與小早一路趕來馳援家主的路上,統統發現在離平戶港不遠的海灣裡停靠著一支可怕的大艦隊。
一群戰力強悍、裝備精良的倭寇,見到龐大的明國戰船,他們會幹什麼?
搶。
搶的結果呢?
連人帶船都沉到海底喂鯨魚了。
目睹驚悚一幕的倭寇與浪人們在海上游曳,根本不敢登陸平戶,召集各處倭寇退了回去。
在他們之中有相當數量的明人海盜,他們遠離故土並深畏明軍,毫不猶豫調撥船頭將這訊息捎回五島。
在松浦隆信等待親信的時間裡,陳八智並不悠閒,依靠草野城一戰大致摸清龍造寺正規軍的戰力讓他對此次出行輕鬆許多,當即向岸邊停泊船隊下令,兵馬四出。
海上僅留一部千戶留守船艦,兩部千戶在岸邊尋找合適地帶搭設棧橋,另一部千戶分十部率軍西掃,自沿海搜尋島嶼。
其實這些動作都是多餘,平戶島僅有松浦氏一家,為應對龍造寺自肥後殺來的兵勢,平戶所能調撥之兵力皆集結於松浦津草野城,來不及趕來的也都在海外諸島,平戶沒有任何敵對勢力。
一等就是三日,陳八智的旗軍在距草野城不過四五里的距離安營紮寨,城裡的松浦氏則嚴陣以待,但雙方都保持克制與矜持,誰都不想先派人向對方溝通。
在這種詭異的平和裡,逃進山中的城下町百姓回到家園,不少人認為是明軍為他們驅趕敵人,以為是大名松浦隆信請來的救兵,故報以極高好感,專程送來些米和蘿蔔,甚至還教他們煮鹽水煮蘿蔔,然後磨成糊糊摻少量米飯吃——老百姓都吃這個。
這讓陳八智收集到更多情報,平戶百姓對大名請到明人援軍絲毫不覺得奇怪,最奇怪的地方也不過是覺得他們的兵甲比平戶武士好的多。
陳八智在腦袋裡轉了好幾個彎才反應過來,平戶農夫所提到的平戶武士不是日人,是汪直死後流寓日本的倭寇及倭寇後人。
這些罪犯在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不受當地大名控制的正規軍,唇齒相依,就像松浦四十八黨一樣。
他透過農夫之口得到松浦隆信的情報,松浦隆信也很快能透過同樣手段得到他們的情報,陳八智認為很快就會有人來請他進入草野城。
這個節骨眼上,一艘來自廣東的戰船透過幾艘小鯊船引路,在陳八智還未修成的棧橋邊沿停靠,船上下來一名雖未著甲但腰胯戰劍的老將,這個人陳八智認識。
來人鬍鬚已經斑白,正知天命之年,寬袍大袖對陳八智拱手道:“陳指揮,老夫王如龍,奉陳帥之命,助閣下討平九島!”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