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沒寫什麼了。電影看得也很少了。好看的電影也很少了。
一開始確實被《黑處有什麼》 預告片吸引的很厲害。
整個故事是清淡的懸疑,用遍佈各處的細節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年代瞬間。
上次有這種感覺還是廖凡的《白日焰火》。看完後還是有不少疑惑餘音繞樑,所以查閱了不少影評。
在此做個人筆錄,闡述個人觀點。
心理學可以透過對畫面的處理(缺失,翻轉)而產生視覺錯覺,比如有附圖可以看成是馬也可以看成青蛙。
一部電影,你可以正著看,我可以倒著看。也許只是過解讀,但我會列下我為什麼這麼想,這麼看。
想象力,肯定不止我有。
《如月疑雲》
============================================
下面的細節筆記深度劇透。
筆記重點——真相在黑處!
============================================
這篇筆記還沒寫完,仍有大量欠缺和未解讀的部分。
王一淳把3個小時的電影剪得只剩1小時40分鐘。說明每一個鏡頭都是有含義的。(同時表示如果不是沒錢了,還會繼續拍)
先說我的基本邏輯。未署名的明信片肯定是張雪寄來的(海南嘛)。另一個較明顯的疑點是“屍體上的大紅叉記號”。這是為了標明連續殺人的目的,這麼陽春白雪的行為在這個下里巴人窮鄉僻壤有些突兀。只有渾身都是文藝細菌的張雪才有嫌疑。我其實也懷疑主任來著,但是後面小曲的夢把答案都公佈了就沒什麼好說了。
張雪在學校沒有朋友,一是因為自己自恃清高,二是自己的智商情商已經超越了周圍所有人。上課的老師連字都讀錯還狡辯是多音字。這樣浪費時間的生活讓張雪覺得是在對自己犯罪。同樣,這個地方也容不下她。所以,我聯想到了《青紅》,《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的若干情節。
簡單說,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地遠走高飛,張雪必須了 斷父親去找自己的念頭,也就是必須假死。張雪(或者指使趙飛)殺死了三個受害者。這也就是為什麼趙飛被抓後認罪,供出了過於準確的口供。前兩個屍體出現在人工湖蘆葦地,而第三個出現在“防空洞內”,被老鼠啃得無法辨識!張雪接近女主壓根就不是相交朋友而只是為了讓她做一個旁觀者,把她最近看到的是說給警察聽,用她的口供連線起兇殺,趙飛和防空洞。
朝著這個方向開始找線索分析,我再把電影從頭走一遍。
回到故事的開始 1991年 五月16日
片頭是一個配眼鏡的過程,不清楚寓意。
02:18
法醫老曲帶著小曲買菜,發現豬肉攤肉有問題。老曲不想讓鄰居大嬸有事,中規中矩地分析出肉不好。同時向“金三胖 ”提出了三個問題,肉販一個都不敢回答。小曲在旁見證了法醫的神奇。
1.殺豬時間,也就是肉不新鮮了。
2.豬死時間,也就是說豬是死後才被發現處理。
3.豬怎麼死的,明顯指出豬的非正常死亡——病死。
病豬不能吃,只能掩埋。依稀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微型小描述饑荒年代,一個村民在掩埋病死的豬時偷偷撤了一小塊回來。先自己煮著吃了,確認自己吃後沒有事才去挖,結果等他到了,豬早被挖走了。(那個年代可以算是飲鴆止渴)
03:48